第721页

残明[校对版] 半渡 2178 字 2022-10-22

“胡人无百年之运!”自孝宗李淏以下,当时的朝鲜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视满清为犬羊夷狄,除对清朝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李淏、宋时烈君臣还对南明等抗清势力寄予厚望,宁镇会战的消息传来后,“山党”在他的支持下一举推翻把持朝政的“汉党”,重新夺回大权,李淏开始积极整军备战,打算“出其不意,直抵关外,则中原义士豪杰,岂无响应者!”,朝鲜国力孱弱,汉城一带的御林军只有七千人,李淏加大税收,积极扩军,短短两个月把御林军扩充到两万人,准备发起一场朝鲜版的北伐。

与此同时,他还在积极寻找盟友,派出使者乘船南下,和南明隆武朝廷联络共同抗清,又与日本联络请其出师伐清,必要的话可以“假道朝鲜,出送援兵。”正在李淏积极准备的时候,突然又收到消息,崇祯皇子永王朱慈焕现世,南明政权出现分裂,李淏听说后惊疑不定,这才暂缓反清的节奏,暂时处在观望之中。

这一切,不可能完全瞒过满清的耳目,朝鲜是满清的属国,但还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如果闹得不是太过分,满清也不愿兴师动众去攻打朝鲜,况且多尔衮又在重病之中,暂时就忍了这口气,只是下诏书要求朝鲜免去宋时烈的官职,把金自点等亲清派的“汉党”领袖送到北京去。

让多尔衮头疼的,不仅是朝鲜,还有蒙古。

明末清初的蒙古人,早就没了当初元帝国的辉煌,草原上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各个部落,总体上臣服于满清,但也有很多不听话的部落动不动就会造反,山西姜瓖之所以突然反清,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回回地区有蒙古部落发生叛乱,清军大举向山西北部集结,姜瓖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才抢先下手,竖起反清大旗。

此时的蒙古各部落,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自己人之间往往打的头破血流,连松散的联盟都算不上。既然蒙古人没有能力管好自己,满清也没有精力去当保姆,就扶植拉拢了一些亲清的蒙古部落,其他的部落都任其自生自灭……没想到的是,随着清军不断被明军打败,这些蒙古部落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向亲清的蒙古部落发起挑衅和洗劫,甚至窜到通辽、赤峰一带,对满清的根基造成威胁。

这股歪风一定要压下去!亲清的部落都是满清扶植的鹰犬,如果他们被打败,蒙古将陷入长期的混乱,满清再没有安全的屏障,难道堂堂的大清帝国也要像明朝一样,供养一支庞大的九边官军来保障北方的安全?于情于理,清廷都应该立刻出兵征讨那些反叛的部落,但是多尔衮实在无兵可派。

想来想去,只能从山西调兵,多尔衮被迫抽调了一万多清军,进入蒙古草原作战。内蒙的冬天极其寒冷,好在八旗兵从来不怕冷,在亲清部落的配合下,与反清部落进行了一场恶战,并将他们全部击溃……捷报传来,多尔衮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同时得到一个消息,趁着清军分兵攻打蒙古的机会,大同城里的明军有一部分趁机突围,城里还有一部分明军继续坚守,姜瓖本人下落不明。

满清三个半邻居里,三家都在给他们找麻烦,另外那半个也不安生,日本的态度最近也发生转变,和满清几乎断绝了贸易往来,和郑成功却走得很近,明里暗里支持反清势力,再加上西北各族不断骚扰陕西,清帝国刚刚建立不久,就处在水深火热的内忧外患中。

第二一九章 束手无策

桂林的冬天,干冷,一阵风吹过城墙,刺骨。

从城下胡同的甜水井到城墙上,青壮们排成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尾,他们肩挑手提,小步快跑,把满当当的水桶顺着马道运上城头,城墙上,女墙后,垒砌着一排简陋而实用的灶台,下面柴火烧得通红,上面一口口大铁锅蒸汽腾腾,水花翻滚,看到哪里有西军士兵攻上来了,隆武军的士兵就会铁锅,把开水倒进巨大的竹制水槽,顺着城头倒下去。

桂林围城战已经打了两个月,还看不到任何结束的迹象,城里的物资渐渐匮乏,滚烫的火油虽然令西军闻风丧胆,但是仓库里的存量已经不多,西军攻城不太急迫的时候都用开水代替。

随着盔甲锁叶碰撞发出的哗啦啦响声,一队披甲劲卒登上城头,队伍前面一面黄色龙旗,身穿戎装的隆武帝来到女墙前,手扶垛口向城下看去,脸上略带病容。

这几个月,隆武帝心力交瘁。

见到皇帝亲临前线,城头上的士卒青壮纷纷山呼万岁,一个个面露喜色,士气振奋,隆武帝向周围摆摆手,面带和蔼从容的微笑,转过脸再看向城下西军营寨时,神色却变得异常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