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这就是南贼的伏兵喽,不过是拦阻我等追赶罢了,来呀,给我把他们杀散,尽快赶往修水河,把南贼撵到河里喂王八!”清军主将一声令下,八旗兵凶猛向前,冲破了楚军伏兵的军阵,楚军士兵发出一身喊,转身四散逃进树林。
清军主将派出一队兵马,绕过树林追赶那些溃兵,自己和康喀勒带着主力,继续朝着修水河猛追。
远远的,一条白练般的修水河已经遥遥在望,大道尽头,渡口附近,河滩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楚军士兵,足有三千多人,一面巨大的战旗表明,十五师的主将张家玉就在这里……河面上,几艘小舢板正在摆渡,还有一些楚军士兵在砍伐树木竹子,准备扎筏过河,见到清军从后追来,楚军派出一支数百人的人马,摆出一个防御阵型。
“哼,南贼一路奔逃四十里,还能纠集数百人成军,渡河也不见慌乱踩踏,倒也算是难得的强军了,难怪郑王爷十万大军都折在他们手上。”康喀勒眼中突然闪过一道冷厉的目光,向清军主将请命:“但常言说得好,兵败如山倒,南贼逃到这里,已然兵疲将馁,军无斗志,待末将将这拦路的数百人杀散,就可一举生擒张家玉!”
第二零七章 伏击和撤退
修水河渡口,上演着一出古代版,弱化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前面有河水挡路,后面有清军追兵,楚军士兵眼看已经陷入绝境,无不惊慌失措,有些人扔下武器铠甲,跳入河中向对面游去,寥寥的几艘渡船上,从船头到船尾满满当当挤得都是人,河水里还有不少人扒着船帮,希望能爬上船来,船舷歪歪斜斜不断碰到水面,眼看有翻覆的危险,船上的同伴只好狠下心,把他们重新推回河里。
六七里外的大道上,战马蹄声如雷,清军追兵正在快速逼近,看到有几百楚军挡在前面,明显要掩护友军撤退,清军主将毫不犹豫地命令康喀勒,率领他的八百名精锐八旗骑兵发起进攻,又另外派出两支步兵,从两侧的田野绕过去进攻。
这一带,属于幕阜山的余脉地区,有很多低山丘陵,山下是一片片田野和树林,星星点点的池塘点缀其间,如今已到秋末冬初,田野里没有什么庄稼,稻田也放掉了水,直接下田会踩到烂泥,却可以从中间的田埂上步行经过。清军步兵散开队伍,从田野里穿行而过,一边向前走,一边扭头看着大道上那些正面进攻的八旗骑兵。
楚军到底早有准备,在大道上挖出了一片陷马坑,又砍了些树枝当做鹿角,设置了一道不算太坚固的防线,清军骑兵冲到近前,发现陷马坑之后没有贸然往前冲,而是跳下战马,少部分八旗兵开始清理鹿角,用泥土碎石填埋陷马坑,大部分八旗兵站成一个方阵,张弓搭箭向对面的楚军射去,以掩护同伴。
楚军立刻还击,火铳和弓箭不断射出,鹿角阵两侧飞蝗如雨,硝烟弥漫。这些八旗骑兵没有携带盾牌,在楚军的干扰下,清理路障的速度并不快,因为只能挨打太被动,有些八旗兵甚至站起身来,加入到对射中……楚军挑选的这几百人都有铠甲,防护能力不比清军差,双方的对射看着猛烈,却只能打到最前面一排士兵,所以伤亡的速度都不算太快。
清军后阵,清军主将挑了挑眉毛,并不着急,清军一路急追,部队拉得很散,现在追上来的只是先头部队,和楚军相比兵力上不占优势,楚军现在还没有完全失去指挥,还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等后续部队都跟上来,再消灭他们也不迟。
楚军后阵,张家玉不动声色,清军还没有完全钻进口袋,现在还不到发动的时候,但是他已经传令下去,告诉所有的士兵这是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以稳定军心,提振士气,准备下面的反攻……清军队伍拉得这么长,就算被他们看出来情况不对,也来不及抽身而退。
果然,看到楚军阵型渐渐稳固下来,清军主将的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楚军的船只不够,撤退的速度很慢,随着追兵越来越多,形势越发险恶,应该更加混乱才对,没道理越来越镇定……这其中,肯定有特殊的原因!
那清将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嗅觉极为敏锐,抬眼打量左右的战场地形,突然发现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口袋,左右几道丘陵连绵起伏,中间一条大道是唯一的出路,道路两旁的田野在身后渐渐收窄,一片池塘树林堵在山脚上的田野里,就像一处狭窄的咽喉,如果……如果有一支伏兵突然杀出,封死那处咽喉要道,就会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
对面的楚军突然恢复士气,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征兆,背水一战的神话故事是战神韩信的专利,有太多的特殊条件,也有各种复杂的准备工作,后世里模仿他的十个有九个都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楚军一路败逃到修水河边,士兵们丢盔卸甲,部队的编制彻底跑乱了,士气正在最低的时候,哪有可能摆出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除非……除非他们知道有援兵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