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新政的出现,加快了佃农制度的瓦解,因为实在是不太划算了,首先,这佃农不再具有纳税的义务,以往的佃农是不但要缴纳租金,还得负担税收,但是如今朝廷明文规定,只根据地契来征税,而且在地主和佃农的租约中,双方还得承担一笔印花税,土地的印花税又高,这让佃农和地主都受不了。
相比较起来,这雇佣制就划算多,因为工人的印花税非常低。
再加上地主手中土地在迅猛的增加,并且都是合法的土地,以前小农经济模式,他们现在想玩也玩不下去,他们必然要走向雇佣制,这也是韩艺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农村必须要走向商业化,如果只是城市商业化,而农村还是小农经济,那么农业产品就运转不开,小农经济追求的自给自足,地主的粮食都屯着,那就没有足够的粮食涌入市场,没有农产品为基础,市场也发展不起来。
韩艺掀起那一场血雨腥风,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让他们这些大地主完成原始积累,走向资本化,可见资本主义就是非常肮脏的,不这样的话,是不能快速的完成资本积累。
而同时,商人也在资本积累,农民都跑到城里务工,为商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力。
等于是将生产力重新调配,将剩余的价值都挖了出来,以往农村生产力太多,土地太少,而城里因为商业的发展,需要生产力,但是找不到人,干脆就中和一下。
韩艺毕竟是商人的代表人物,商人虽然对于新政是复杂的心情,但是他们相信韩艺,他们也都非常支持韩艺,在新政正式颁布之后,两市、北巷、新市场,长安内外的四大市场的店面,几乎都重新开张,营造出新政带来的繁荣,虽然是假象,目前长安的消费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市场,但这是对于新政很好的支持。
第1855章 社会分工
两市还是两市,北巷还是北巷,但许多店面的主人都已经换了,因为许多商人在那一场危机中破产,或被其他人收购了。
同时也冒出一批新得商人,也滋生出许多新得行业来。
北巷就有一家新店面开张,而且是全新的行业,新得都有一些令人看不懂。
“律师事务所?”
在妇联局边上的一个阁楼门前站着不少人,他们仰着头,看着悬挂在阁楼上的招牌,眼中充满了这困惑。
律师是什么东西?
事务所又是什么东西?
个个都是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