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9页

李绩又问道:“那你认为要真开战,我大唐胜算几何?”

韩艺道:“最多六成,我大唐国力虽胜,但是他们占据着地理优势,面对我们是居高临下,而且经过此战,我认为吐蕃大军的战斗力,可以与我大唐最精锐的部队旗鼓相当。”

李绩听得眉头一皱,若有所思道:“既然如此的话,这一仗一定要赶在老夫生前打完啊。”

韩艺听得一愣,道:“司空此话怎讲?”

李绩叹了口气道:“我大唐虽然将才辈出,像薛仁贵、程名振等将军都是能征善战之辈,将来足以为我大唐开疆扩土,可是他们虽有才能,却难以服众,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从老夫手中接过这帅旗,因为不管是谁,都无法令其他人心服口服,老夫再怎么说,也比他们多打几十年的仗,在军中还算是有一点威信的。若由老夫统军,哪怕老夫不能上马,不能拉弓,亦可让上下团结一心,可若老夫不在了的话,一时半肯定没有人能够令一众武将心服口服,面对强大的吐蕃,若连自身不团结,只怕更加难以取胜了。”

第1406章 没你不行

李绩活了这么多年,看得自然比其他人要更远,即便韩艺也是不如他的。

如今大唐正面临一个更迭的时期,文臣武将皆在更迭当中,而且也不是后继无人,还有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程名振、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等大将在,但就是因为人才辈出,谁当这大将军,其余人肯定会不服的,要是苏定方当统帅的话,契苾何力都不会搭理他,你什么出身,还想当统帅。

这上下不合,乃兵之大忌。

统帅再有才能,指挥不动下面的人,那也是白搭,何况是面对强大的吐蕃,那必须要将帅一心,方可取胜,又不是打高句丽,没事就可以去干它一下,反正高句丽也没有反击的能力,高句丽那点点国力,辽东地区都出不了。

本来还有一个程咬金可以坐镇,但是程咬金已经被李治给玩坏了,目前来说只有李绩可以扛帅旗,李绩一句话,大家都愿意听从,没有办法,功绩摆在那里,即便李绩拉不开弓,只要坐在大帐中,那就能给唐军增加n多光环。

韩艺也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更加觉得好奇,问道:“司空,请恕我冒昧问一句,以司空你如今的地位,怎么也轮不到来找我商量这事,若是司空想出兵的话,可以直接去请奏陛下。”

你当朝第一人,你一句话,李义府也不敢不听呀,你跑来找我,太看得起我,你要自己上奏,可比来找我省事多了。

李绩苦笑一声,道:“当初太宗圣上讨伐高句丽,便是我促成的,可是结果如何,你心里也清楚。”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自从那回过后,老夫算是明白了,这打仗不只是打赢打输的问题,还考虑诸多方面,有些时候,打赢了敌人,只不过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真的这么简单的话,你不早就怂恿陛下出兵了,还会一直隐忍到如今。”

韩艺听得心生敬佩,再也不觉得李绩是缩头乌龟,这才是真正的元帅,他不参与政治斗争,不是他怕死,而是他觉得我职责不在这里,我是武官,我的职责就是打仗,这些事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