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7页

回到伏俟城后,这些文臣武将,以及各个部落的酋长,已经开始在商议,让诺曷钵的小儿子世允继承汗位,太后垂帘听政。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韩艺还有另一番打算,这也是韩艺当时没有逃回长安的主要原因。

这日晚上,弘化公主主动来了元家在伏俟城的宅院,她是来找韩艺的。韩艺没有跟他们去宫里住,因为没吃的,粮仓都给烧了,何必跟他们争饭吃,这令韩艺有些受宠若惊,这么一个大美人,晚上跑我家来,莫不是想约一约?小心翼翼问道:“公主,你怎地来了?有事派人来说一声就行了。”

弘化公主微微一笑,道:“在你这里说话方便一些。”

韩艺不禁一愣,但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弘化公主直截了当道:“相信韩侍郎也已经听说了,如今铎伏他们已经在商议立吾儿为可汗一事。”

韩艺点点头,道:“不知公主考虑的怎么样?”

弘化公主道:“不瞒韩侍郎,对此我还是有所保留,尤其是有两个问题令我觉得非常不安。”

韩艺微微皱眉,道:“不知是哪两个问题?”

弘化公主道:“其一,大将军铎伏。”

韩艺不禁一愣。

弘化公主道:“在此次战争中,铎伏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大臣中的头把交椅,自然是非他莫属,而他本有掌管着大非川,手握重兵,而赤海部、大莫门已经归降吐蕃,吐谷浑城也受到不小的创伤,而我夫君留在伏俟城的力量也已经被素和贵给清除的七七八八,已经没有人再能够制衡铎伏,但是如今我又不得有依靠铎伏。”

这个公主果真是一个狠角色,不去做可汗,还真是浪费人才。韩艺道:“公主言之有理,在吐谷浑国内,确实没有人能够制衡铎伏,但是铎伏手中的兵权,还不够大唐看的,大唐要摧毁他,简直易如反掌。”

弘化公主道:“可若有朝一日,他靠向了吐蕃,那我可就没有这一回这么幸运了。”

韩艺听得眉头紧锁,思忖半晌,道:“公主,我前面就已经说过,吐谷浑目前最要紧的事,是民生,是帮助百姓从战火中走出来,是让百姓有口饭吃,没有这口饭,也不需要吐蕃动手。”

弘化公主好奇道:“不知这与此事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