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伦非常直接拿着一份试卷送到李治面前,道:“陛下,这等文章焉能及第。”
李治一愣,拿过来一看,皱了皱眉,默默的将试卷放下,又拿起一份试卷看了看,又是皱了皱眉,看向李义府道:“难道这些试卷就是这些考生中最好的呢?”
能送上来让李义府过目的,肯定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李义府点头道:“回禀陛下,杜中书、卢尚书他们的才华在我大唐来那都是凤毛麟角,这些考生又怎能与他们相比了。”
一个大学士忽然走了过来,道:“陛下,这名册似乎有问题?”
李治道:“什么问题?”
那大学士道:“陛下请过目,这名册上面的两百多人,只有四五十人是出自高门大姓,其余的全都是寒门子弟,这在历届科考当中可是从未见到过的。”
杜正伦、卢承庆立刻看向李义府跟许敬宗。
那些阅卷的考官们也都偷偷瞄向这边。
气氛变得很是怪异。
李义府却是淡定一笑,朝着那大学士道:“谢大学士,你怎么又不说投考的考生也是寒门居多,而且陛下先前就已经严词说明,这科举是以文章取第,高门大姓又如何?这都已经显庆年了,你怎还对那晋魏之风,念念不忘呢?”
语气非常嚣张!
韩艺突然道:“李中书说得不错,此番科举改制,就是希望公平一点,若以高门大姓为标准,那还开什么科举,直接九品中正制得了。”
李义府投桃报李道:“韩侍郎言之有理。”
那姓谢的大学士见韩艺都跟李义府站到一边去了,心里也明白,韩艺肯定是站在寒门那边的,这哪里还敢说话。
卢承庆突然道:“咦?怎么不见王玄道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