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页

众将虽然附和着王彦,但是细想之下,似乎也没有想出速破城池的策略,难道城中有内应不成?

此时的局势,虽然明军占了巨大的优势,但是清军似乎还没到墙倒万人推,破鼓万人捶的地步。

压垮清军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没有出现,清军似乎尚可一战。

若是明军能在中原大败清军主力,那整个北方必然望风而降。现在清军还有大军近三十万,满蒙和辽东汉将,还掌握了大量的兵力,似乎不太可能出现不战而降的局面。

因而众人听李过问起,纷纷都注视楚王,想听听殿下要怎么破敌。

王彦看着雄伟的洛阳城,却笑道:“战阵之事,在于扬长避短。且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现今我朝内部稳定,国力强势,物资充沛,攻取洛阳不急于一时,但是多尔衮就不行了,他现在内有山西不定,河北人心动荡,且钱粮枯竭,外有孤王大军压境,他必求速战。孤大军临城,他必然回师救援,想要先击败孤王,解决南面的威胁,然后从容平定山西叛乱!”

王彦说着,抬起马鞭在洛阳周围划了半个圈,笑道:“不过孤王不会让他如意,只待多尔衮大军入援洛阳,本王就会在伊水河畔,依伊阙、万安山,龙门关扎下坚寨,拖延时间,一面利用国朝钱粮物资的优势消磨清军,一面待东路军拿下徐州,包抄开封虎牢,将清军主力困于河洛,然后与清合战于野,一战溃其主力,则洛阳可以不战而下矣!”

李过等人听明白了,王彦的意思就是将清军主力引到河洛之后,明军却利用资源和国力的优势,故意拖延决战,等清军物资消耗的差不多,东路军拿下徐州包抄过来之后,再以三十万众,同满清会战于野。

只要明军取得会战的胜利,击败清军的主力,那洛阳城中的清军,就只有望风而降和弃城而逃两条路,明军不用去硬攻洛阳城。

当他把这些话告诉身边众将后,众人觉得这次会战似乎并不难打,明朝这是国力碾压。

众人纷纷点头,但是李定国却开口提醒道:“殿下此策的关键是个‘稳’字,不过卑职要提醒一句,多尔衮若是大军回援,必然不会坐以待毙,清军必定会猛攻营寨,还有骚扰我军粮道,逼我军决战!”

王彦微微颔首,笑道:“定国说的不错,所以孤王选择沿着伊阙、万安山,龙门关扎下坚寨,另外粮道则有横冲马军护卫,必然保证大军的供给!”

王士琇、赵慎宽、谭泰等马军将领,立时抱拳,“殿下放心,我等定保粮道畅通,不让清骑接近粮道。”

王彦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在这时,他们所在的山坡之后,无数的明军开始在旷野上出现。

城墙上,正在窥视王彦一行的尚可喜,忽然听见周围一片惊呼,他忙放下千里镜,只见远处出现一片模糊的人影,他立刻又将千里镜拿了起来,圆形的视界扫视旷野。

这时他只见视线范围以内,什么人山人海,如潮而来都不足以形容明军兵势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