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燉方才光想着他们被困在宣化,忘了明朝这茬。
如果没有明军,他们迟早会被清军困死,可要是算上明军,他们只要守住城池,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将军分析的是,让卑职豁然开朗啊!”耿燉立时奉承道。
一众将领,也镇定下来,心里有了个底数。
郝效忠四千人马,挡了他们三万人马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三万人,清军能来多少人?
姜有光笑了下,接着脸却一沉,“好!除了当值的,其他人都回去歇息吧!”
清军昨日接近天黑到的宣化城东,分出两千骑兵北去之后,便在城东扎下了营寨,并没有仔细研究宣化的情况。
接下来两日,城中的守军忙于修补工事,在城下布置障碍,清军则等候着步军和蒙古人到来。
清军的后队步军快些,第二日上午赶到,有五千多人,下午时分,蒙古人也从张家口入关,赶到了宣化城外。
城上的守军只见,一队队的骑兵,奔入清军营寨,初步估计大概有兵两万。
这样一来,城内城外的兵力便基本持平,都是三万多人,不过从战力上来讲,清军肯定强过反清义军,可是义军躲在城内,拥有地利,却又抵消了清军战力的优势。
等军马到齐之后,次日一早,尼堪穿着一身铁甲,挂着宝刀,头上先套了个皮帽,然后才顶着铁盔,马鞍上还挂着一张弓,一壶箭,引着数十骑离开大营,奔到离宣化两里处停下,拿着千里镜远眺城池。
因为宣化被围攻了一个月,所以城上的敌台、马面、敌楼都遭受了一定的破坏。
城池残破了一些,可是宣化重镇的架子还在,况且古人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尼堪清楚他的兵力只与城中相当。
虽然叛军多是乌合之众,但是他要拿下宣化,想要硬攻破城,希望可以说并不大。
尼堪心中虽然这么想,可是明面上他却不会这么说,他看了城池半晌,直接用马鞭指着宣化,回头对身后诸将大声说道:“这宣化城,只会有两个结局!要么被本王打破城池鸡犬不留,要么城中叛贼投降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