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页

其它两路不好说,至少晋北因为蒙古人南下,姜有光肯定要转入防守,整顿义军人马。

宣大之地,正好被两条长城包裹起来,姜有光想要防守,最好就是拿下宣化,然后以长城为防线,将宣大地区保护起来。

看见众多将校已经到齐,姜有光便直接说道:“蒙古人南下的消息,相信大家已经收到了。如果现在我们调头去抵御蒙古人,宣化城的清军必然袭击我们的后背,大家就会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帐中的义军头目,交头议论,姜有光说的是实情,如果有宣化的清军从后捣乱,充当蒙古人的内应,那长城肯定挡不住蒙古人。

姜有光在众人的目光下,负手走了几步,定下身子扫视众人道:“所以,我们必须要先拔掉宣化城!传本将的命令,第一个攻破城门,或者登上城墙的,赏银千两,大军入城,府库的钱粮,晋商的店铺、仓储,本将与诸部义军七三分!大伙准备,明日一早,恢复攻城!”

大军已经准备了半个月,况且姜有光说的很有道理,又悬了重赏,诸部都准备明日一定先拿下宣化城。

夜幕降临,城外一大两小,三座军营内,灯火通明,营寨内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大批的工匠和士卒,正忙碌的安装攻城的器械。

城上的清军也发现了城外叛军的动静,看这架势,便知道明天必然有一场大战,城上的清军也点燃了火把,连夜准备雷石滚木,等防守器械。

城头上的清兵一阵忙碌,范家的掌柜为了鼓舞士气,直接抬着银子上城,大声地喊道:“动作都麻利些,范大人说了,凡是帮着大清守城的,赏银十两……”

这一夜,城上城下,注定都不能安心入眠。

城外的三座大营中,城北的一座,由五千义军组成,他们主要的成分,就是长城沿线各个边堡的百姓组成。

明代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由城垣、关隘、城堡等共同组成。长城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大明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等镇,除了这些重镇之外,还有上千个墩堡。

这些墩堡中都有驻军,几十到百余不等,平时耕地,等蒙古人入侵时,便退入堡中,进行防守。

他们大多都属于卫所,一般情况下自给自足,不向朝廷交税,朝廷也很少给他们物资,只要求他们能起到一点抵御蒙古人的作用。

清朝入关后,这些明朝的卫所自然废除,一部分军队,被收编成为绿营,剩下的就像普通百姓一样耕种交税,成为满清盘剥的对象。

这五千人马,都是原来的卫所之民,基本上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训练,其中不少三四十岁的汉子,甚至就是曾经的卫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