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郑家花费大力气,占了被广东海商盯上的吕宋,广东海商对此不满,便游说楚派官员,建议朝廷收取吕宋,设总督直辖,便成了矛盾的爆发点。
除此之外,再加上,王彦想要削藩,将郑家的水师收归中央,而郑家作为一个以海盗起家,亦商亦盗的海贸利益集团怎么可能放弃水师,那可是郑家两代人积累而来的家业。
人的欲望是逐渐膨胀的,作为一方势力,他也有他的特点,肯定具有夸张性,特别是有商业利益的集团,扩张的欲望就更加明显,郑家的贸易想要做大,郑成功想更进一步,想进入中央,掌控大权,那他就不能窝在福建。
王彦占了中央的位子,自然不会自己下来,楚党还有一群大佬在排队,郑成功想要进一步,就只有支持唐王,搬倒楚派。
不说王彦阻止了他封王,就因为利益的纷争,以及他的政治野望,郑家也会选择站到了唐王一边,以求取代王家,成为大明的掌权者之一。
这次郑成功率领三万水师,从厦门出发,来助唐王夺权,只是没想到,事情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海上消息断绝,郑成功到了崇明,才知道他在海上漂泊的日子里,天下已经大变。
唐王被朝廷软禁,金声桓自刎而死,而他则被定为叛乱,鲁王一方也一样彻底失败。
在王彦的是立场,自然可以定郑成功叛乱,可是郑成功也可说王彦是权奸,高宗皇帝本来就要将帝位传给唐王,是王彦弄出个小皇帝出来,他帮唐王夺位,是名正言顺,是忠义之举。
如是政变成功,他自然是清除权奸,光复帝室的大忠臣,可是现在失败,那王彦说他是叛乱,就是叛乱。
此时,他不仅得到政变失败的消息,还知道了两广六万人马已经开进了他的老巢福建。
继续进入长江,他已经不可能威胁南京,搬到王彦,救出唐王,现在反回福建,怕是也只能割据金夏,他已经是进退两难。
就在郑成功到长江口时,鲁王一面派人联系他,一面放弃镇江,准备率领船队东下。
突然而来的这种变化,却让王彦被动起来,东海水师或许能挡住鲁王,却挡不住鲁王和郑成功。
如果让这两只水师汇合,那明朝的海岸线将无安宁之日。
王彦原本是想先抓住鲁王,再逼迫郑成功放弃兵权,到南京任职,逼他放弃对郑家水军的掌握,可现在鲁王没抓住,情况又将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