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来,浙江暗流涌动,鲁王的人四处奔走串联,浙江的官员或多或少的意识到,可能要变天了。
对于跟随鲁王的一部分老人来说,他们对于朝廷自然不满,但对于另一些鲁派印记不深的人,或者是已经投靠朝廷,蛇鼠两端的人来说,他们对于现在朝廷的政治格局,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
毕竟,明朝乱的时间太久,天下人心思定,特别是清军南下,杀人如麻,江南损失惨重,使得人们害怕战争,不想再打仗,希望能够安定的生活,而南京朝廷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现在官也做的不错,没必要把天下再次弄乱,所以不少人在萧起会派人联络时,虽然嘴上支持,但心里却并非如此。
不过,虽然他们不太支持,但也不会站出来反对,因为反正是口头承诺,鲁王败了他们矢口否认照样做官,鲁王要是赢了,那他们便多少能粘上一点从龙的功劳。
这些人想的很好,谁知道鲁王却不准他们滑水,逼着他们表态。
萧起会请他们来岳王庙参与祭祀活动,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事情不太简单,可是他们却又不敢不来,不来就等于宣告站在了鲁王的对立面。
鲁王在浙江势力庞大,斗不斗得过楚王和唐王,这另说,要治他们却一点问题也没有。
因而浙江的官员虽然意识到有问题,萧起会可能要做什么文章,但一个个还是全都赶来赴会。
七月十五日,西子湖清早便被大军封锁,手持长矛腰挎战刀的浙兵,站立在道路两旁,湖上有战船出没。
众多官员乘坐着马车,或者是轿子,从杭州城出来,见道路两边大兵林立,旌旗翻飞,心中顿时一紧。
浙江按察使谢旷也在受邀之列,他乘坐马车前来,掀起窗帘看见外面的情景,眉头立时皱了起来。
鲁王一系原本有大军十多万,附属的乡勇和民团也有数万人马,可是这四年来,王彦利用各种手段,不断的分化瓦解,鲁王的人马一部分被留在江北,一部分被派往朝鲜,使得鲁王的兵力,逐渐分散,逐渐被朝廷渗透。
另外朝廷不断压缩地方财政,减少地方政府对赋税的截留,并且严格控制每镇的兵额,使得浙江无法养兵,也限制了浙兵的规模。
虽说鲁王给张名振还有谢迁写了密信,让两人见机行事,但江北有大量的中央军,朝鲜又离得远,这两人可能都帮不上忙。
原本的十多万浙军,鲁王能随时调动的,已经只有六万,其中两万是水师,四万步军,都已经被他调动过来。
从浙兵军力的分散和减少,证明了王彦这些年的政策,还是有些成效,只要时间足够,中央政府就能一步一步的将,割据势力慢慢化解,可惜鲁王也看到了这一点,因而选择在被中央制服之前,提前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