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页

他急于去看马场和马军,所以并未在武昌靠岸,而是命船队进入北岸的武湖。

在武湖内停泊着上百艘大船,王彦的船只缓缓靠岸,他站在船舷边眺望,就在武湖的北面一座军营矗立在辽阔的原野之上,一杆大纛旗在大营上空迎风飘扬。

“殿下,军营重地,我与姐姐就不下船了!”许嫣嫣慢慢走到王彦身边,他身上披着一条青色的纱衣,五月天已经十分暖和,但是她体质差,加上风有些大,他一手紧紧拉着纱衣,轻声说道。

一旁已经五岁的王文道和王文香,正与三岁多的王文鼎,围在何枝枝身边玩耍。

许嫣嫣出身书香门第,教育起一双儿女来,十分严厉,何枝枝虽然也出生大族,但是他性子野,好玩乐,不似许嫣嫣那么严厉,文道和文香有时候反而还亲近她一些。

王彦轻轻为许嫣嫣紧了紧衣服,笑道:“也好,让将士们发现我带家眷过来,也不太好!你们便留在船上!”

说着,王彦便搂着他的肩膀往回走,让她坐下,然后准备下船,可这时他扫视了几个孩子一眼,却忽然随口逗乐道:“父王要去视察横冲马军,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三个孩子,王文鼎还小,只知道伸开手,想要王彦抱,文香看了许嫣嫣一眼,自是不敢跟去,到是文道举起小手,“父王,我要去,我要去看父王的军队!”

按着高宗皇帝当年的旨意,王彦可以过继一子给王威,继承护国公的爵位,王文鼎是嫡子,自然不能过继,王彦便将王文道过继给了王威,不过王威出身寒门,家中已经无人,文道虽然过继了但还是养在楚王府中,称呼也按着习惯,并没有什么改变。

许嫣嫣见此微微皱眉,便要说教,但王彦却挥手制止,然后微微一笑,一下将文道抱起,学着小孩说话的语气笑着说道:“好,就带你去看看,不过那是大明朝的军队,可不是父王的军队哦!”

“就是父王的军队!”王文道却是不依,噘嘴道。

就在这时,远处一队骑兵疾驰着奔来,王彦也没深究一个小孩的话,便扭头对许嫣嫣和何枝枝说道:“风有些大,你们先回船楼里,我可能要些时间,才会回来!”

湖面上风大,将两人的秀发吹得有些凌乱,她们听了王彦的话,点了点头,便起身回到船楼内。

这时侍卫已经放好了船梯子,王彦抱着一身小锦袍,戴着金观的王文道,走下了大船,不多时,百余骑兵风驰电掣般奔来,为首之人正是先一步过来的王士琇,他的身后则跟着秦尚行、赵慎宽、郭把牌等人,另外谭泰、张存仁、佟图赖也在其中。

“殿下!”

骑兵奔驰过来,众人翻身下马,快步上前行礼,等看见王彦怀中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孩童,一算时间,便知道是王彦的庶长子王文道,于是忙又笑道:“见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