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校场上旌旗飞扬,号鼓齐鸣,肃立于校场之外的各部人马,按着旗号列队而行。
最先进入的是刘顺的忠武营,得了离南京近又驻守在扬州的关系,装备物资齐全,五千人马全都是新衣新甲,卖相极好,士卒精气神十足。
五千人踩着整齐的步子,在校场内演练了防御,攻击等多个战阵,士卒们的节奏都踩到了鼓点上,没有出现任何纰漏,显然是下了苦功夫。
刘顺脸上露出一丝得色,旁边几人却并不给他面子,自己的人马不上场,谁脸上也没个笑容。
五忠军这些年来骁勇善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操练,比武的传统,使者士卒的战阵激技能,远远要超过其它各军。
在忠武镇操演过后,忠勇、忠至、忠贞的人人马依次进入校场,队列和演练阵型上都挑不出毛病,各镇表现各具特色,从卖相和气势难分高低。
看着精锐的各部明军,王彦面露微笑,此时军中鼓声一变,一杆红底黑龙旗,连续挥动,外面的一支人马立刻打起了应旗,然后徐徐开入校场之内。
这是武学的武生,几名将领到没有怀有什么敌意,纷纷注目这支队伍进入。
同几镇人马士卒兵器繁杂,长枪、刀盾、火铳样样都有不同,这五千人马,装备却比较单一,只是配备了一杆自生火铳,身上斜挂这一条布带子,上面挂着十多个装着火药的小瓷瓶,腰间挂着一个水壶和一根一尺长的铳刺,再加一把配刀,便没有了其它装备。
他们端着自生火铳,队列整齐,横竖成线,走入场时,还自己给自己加了戏,一起完成了几个动作,并将腰间的铳刺套在了火铳上,立刻就变成了一片寒光闪闪的枪林。
整个队伍中,士卒大多是这样的装扮,没有长枪手,也没有刀盾兵,但是却配备了一队骑兵和一个用战马拖行的炮队。
骑兵并没有疾驰入场,而是挺直了要背,骑在马上慢行,显得精气十足。
骑兵身上的甲胄,同明军各部的甲胄不同,虽然同是带着碟盔,但他们胸前的甲胄却是一整块被漆成了黑色的铁板,正是前年工部弄出的胸甲。
明军野战的火炮,多是小佛郎机,射程近,炮身轻,固定在炮车上,一两名士卒都可以推动,方是方便,可是火力和射程却是致命的缺陷。
眼前的炮队,每门炮六迟长,比瓷碗还粗一些,至少千斤以上,但是放在两个轮子的炮架上,却能被两匹战马拖行,扬起一片尘土。
武生队伍的出现,立刻就引起众人的注目,他们的气势和精神,甚至超过了五忠军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