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页

王彦摇了摇头,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他鼓励商业,发展经济,就需要承担因此而带来的后果,如果百姓没有攀比之心,没有虚荣之感,商业也就发展不起来,织好的绸缎也就没人买。

物极必反,不追求利益,大家都做伪圣人不行,过分追求利益必然也不行,社会发展过程中,太激进和太保守,太左或者太右,都会出现问题。

王彦觉得回去之后,有需要再读一遍中庸,让他能摸到一丝脉络,掌握尺度。

想着,众人已经来到城外,由于临近新年,城外的集市内也是熙熙攘攘,人流如织。

这里的人便大多穿着粗布衣,条件好些便如同王彦一般穿着上好棉布织成的道服,色调都十分单一,远不及城中人穿着华丽,整个南京城,在几座城墙的分割下,等级和阶层分明。

王彦行走在街上上,不少人来集市购置年货,由于大批军队驻在南京,而五忠军的饷银很高,比一般作坊上工的人,每月要多出六七钱银子,加上年底发放平定叛乱的赏银,使得军队家眷们出手十分阔绰,绸缎鸡鸭都是整匹整只地买回家,引得其民众十分羡慕。

顾炎武听见前面一个馆子里,十分热闹,便对王彦说道:“殿下,茶馆酒肆,消息最多,我们去坐坐。”

第1004章 酒肆见闻

王彦见正好到了午时,随点头同意,于是三人便进了一家热闹的酒肆坐下吃饭。

这酒肆不比城中酒楼,只有两层,大堂中间是个方台子,一个穿着身色道服的落魄文人,正站在台子中央,前面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个惊堂木,他正在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人进了酒肆,在方台子周围的桌子上,大都摆上了小菜和酒水,不少人围着一张张桌子,边吃边听,到说得精彩之处,更是有人忘记吃食,目不转睛的盯着那说书人,频频叫好。

王彦见此同王夫之、顾炎武上了二楼,陆士逵领着两个侍卫跟了上去,其他十多人则坐在楼下,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二楼中间镂空,一个方形的围栏,坐在边上,正好也可以看间,下面台子上的说书人,可见这说书,评弹,已经成了城中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酒肆本是吃喝之处,但是看整个布局,似乎说书才是重心。

王彦三人在靠着围栏的桌子旁坐下,顾炎武点了一壶黄酒,要了六个菜,小斯答应一声,便匆匆下去,陆士逵则在稍远处坐下,警惕的扫视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