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页

这时偏厅中央放着一个火盆,烧的不是木炭,而是浙江长兴远来的石炭,暗红的石炭烘得厅内暖暖的,三王都各自拿着各省送来的奏报观看,先了解情况,以免到议事堂上抓瞎。

王彦看了看两广和湖广今岁赋税的增长,没了之前的势头,增长不到两成,南直的赋税却增长迅速,王彦将两份奏报对比着看了看,有些明白,随着明朝还都南京,政治中心回到江南,不少两广和湖广的商号、士绅大族便开始在江南置办产业,所以造成了楚党大本营发展便缓,而南直则迅速恢复了一些元气。

王彦接着翻了翻后面的细则,主要看了看湖广今年夏秋两季粮食的收获,他扫了一眼,粮食的产量比去年又减少了一成,而棉花的种植又多了一分,心中不禁有些忧郁,如果着这样下去,钱是多了,粮食却越来越少,南洋也不晓得能不能供应足够的粮食。

王彦将湖广和两广的奏报,丢在一边,鲁王见此,将手中的一份奏折递给王彦,然后将王彦丢开的两份奏折拿起来,一本递给唐王,一本拿着自己坐下观看。

他们这也是知己知彼,了解对方势力下面各省的状况,好做到心中有数,有个对比。

王彦看了看浙江的折子,情况比较惨,曾经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富省,现在却吊起车尾了,不过这其中原因王彦也有所了解,主要是炒粮风波时,浙江士绅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之后鲁王派系又用官府势力,阻止其他势力进入浙江,所以浙江的经济恢复缓慢。

百姓种植桑苗、棉花之后,没了有实力的商贾收购,所以浙江一地的粮食产量到是增加了不少。

接着王彦拿起福建和江西的看了看,却忽然在福建的奏报中,看到了一个特殊的情况,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王彦十分了解,按理说,福建的粮食产量,应该不能满足本省的消耗,可是从今年夏季开始,福建居然没有从外省购买粮食,这便稀奇了。

一时间,王彦来了兴趣,不禁坐直了身子,看了看唐王。

第900章 番薯

福建的粮食产量,是很难满足本省消耗的,每年都要从临省或是南洋购买一批,今岁居然自足了,这就让王彦感觉到稀奇了。

“唐王,福建这份奏报怎么回事?”

虽然王彦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了解情况,但是现在他的好奇之心起来,因而直接询问一句。

唐王心中一懔,以为王彦要挑他的毛病,自从宗藩迁台后,他心里便有些提防起来,怕王彦再抓他的把柄,“不知道是哪里有问题?”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粮食难以自足,但是今岁从六月开始,便未从临省调粮,这是怎么回事?”王彦站起来,走到桌案前,将折子铺开,唐王听了不是找他麻烦,心中松了口气,忙起身过来,王彦则将其中一段话,只给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