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页

加俸,不仅是学宋朝高薪养廉,也是王彦换取官绅在其他方面进行妥协的策略。

王彦让朱存枢座下,然后说道:“宗室不必有怨气,这次官府借着更换田契的机会,以经对浙江,南直的土地,进行了重新测量,清查田亩,今后官绅除去朝廷规定的免赋田亩外,兼并的土地,都必须按亩收税。宗室也是一样,除了爵位享有的免税封地外,兼并购买的土地也需要缴税,一旦发现漏税,隐瞒田亩不报,宗室夺爵废为庶人,士绅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朱存枢听王彦这么说,明白了王彦要整顿吏治,革除弊端的决心,这让他心中很无奈,“可是台湾荒芜,宗室迁入岛上,要怎么生活,就算有万顷之地,也没有用处啊!”

“朝廷将迁百万难民,前往台岛,只要吃三五年之苦,台岛就能开发出来,宗室只要在岛上善于经营,日子不会比中原差。”王彦放缓语气,朱存枢毕竟是与他亲近的宗室,他需要朱存枢来说服其他宗室,所以才召其来议事,“当然,如果有宗室不愿意去台湾,也可以将土地转租或者卖给士绅、百姓,朝廷并不阻止。”

听王彦这么说,朱存枢只能点了点头,但心里却一点底也没有,想要说服宗藩去台岛,恐怕就是有三寸不烂之舌,也难以说动啊。

第855章 安土重迁

宗藩换地迁台的决策出来后,王彦自己先带头,将他在湖广的封地置换到台湾,并且将初步开发过的大员等地,优先加倍封给唐、鲁,但两王明显都不想帮王彦带节奏,对此并没表态。

王彦政策出来之后,没有人响应,让楚党内阁比较尴尬。

不仅如此,连在江北棚户区的难民,也不给他这个摄政面子,居然还出现了骚乱,拒绝乘船前往台湾。

楚党一派,因为参与南洋贸易,获取了不少利益,观念有所改变,对于出海并不是特别排斥,就算去趟南洋也不是什么的大事,但对于其他地区,特别是从北方逃来的难民来说,去南洋,去台湾,那便和去死没什么两样。

中国人安土重迁,生活之地是世界中心,号为中原,台湾是什么地方,蛮荒之地,连流放犯人的地方都不算,去了那里,还能活着回来?

南京城,迁藩和安置难民前往台湾的政策,已经下达半个月,荷兰人的使者都到了南京,但事情还是没有什么进展。

眼下大明亲藩尚有二十多个,除了楚、桂将地换到台湾之外,其它唐、鲁、桂、豫、襄、邓、周、益、辽等亲藩都没有到户部、礼部去办理换地事宜,这些亲王、郡王不带头,下面几万宗室自然也没动静。

宗室这个包袱,大明朝必须甩掉,这是稍有远见之人,都能达成的朝野共识,即便唐、鲁主政,他们也要对宗室进行改革,但这次改革的主持者却不是他们,两人立时又和起稀泥。

楚王府,王彦在书房中踱步,一旁座着几员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