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藩一脉,等于再造河山,重开祖宗基业,天下法统便自此归唐。
若是鲁王先入南京,那皇帝轮流坐,明日到我家,隆武寿元一尽,必是鲁藩承继大统。
除了隆武与鲁王外,王彦也想要这光复南京的功劳和威望,他若能先入南京,则朝廷与皇帝必然被他逐渐架空,由他来掌握明朝今后的走向,反之,他最好的情况,也只是沦为地方割据政权,最坏,兵败身死都有可能。
光复南京的功劳,三方都要争取,这决定了明朝之后的政局走向,谁让步,谁以后就得靠边站。
现在是三家逐鹿,共争法统。
隆武三年,大体而言,湖广、江西、广东等地都是风调雨顺,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灾荒,收获的粮食,再加上从南洋购买来的米粮,足够民间和官府使用。
可战事,光有粮不行,还得有银饷,有草料,有器械装备,须要做出各种准备。
何腾蛟在接受王彦的委托后,没几日便启程前往贵州,王进才领着一万人神策右军随行,再加上年前就调入黔中的神策前军陈友龙,王彦在贵州已经放了两万兵。
有这两万兵为后盾,相信何腾蛟能够对贵州进行整合,然后确保诸多商号对贵州矿产的开采,以及防备窝在云南的孙可望。
何腾蛟离开武昌后,总督府邸便被王彦霸占,在江北规划的汉阳新城没有建设完成之前,王彦暂时便在此处理诸多事物了。
近日从江西传来消息,隆武三月初抵达赣州后,并没有停歇,于三月中旬便到了安庆前线。
与此同时,江西明军频繁调动,金声桓武卫左军下属的李元胤、阎可义、罗成耀、徐启明等众多将领,以及武卫右军,武卫中军的孙守法、王得仁等人,纷纷带着各自的人马向安庆一带集结。
隆武大阅诸军,除了留下两万新卒看守各地外,共集结七万大军。
皇帝亲征,加上江西去年打了一场大胜仗,士卒对清兵不再恐惧,一时间士气盛极,只等皇帝祭祀,宣读讨夷檄文,便从上往下猛然冲向南京。
为了配合皇帝,郑成功也留下两万看家,亲自帅领三万大军乘坐战船北上,从海路进攻,欲与隆武会师南京城下。
一时之前,江南大地波涛汹涌,白云苍狗,大战之势,如云海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