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天堑,明与清共有,为了控制长江,这一年来,无论是湖广还是江南,都在拼命造船。
只是洪承畴明显具有优势,他不紧造船,而且清廷通过禁海之策,在江南收缴了大批的船只,使的清廷船只远胜湖广,不过清兵虽然有船,但是因为满清不信任汉人,特别是南方的汉人,多任用北人或者满人统领水师,结果就是船虽多,却不能发挥战力。
这时江面上,近百艘战船交战,炮弹交织,火箭乱窜,不时还有神火飞鸭,火龙出水等水战利器,将清军船只点燃,明军将士在甲板上,不停的向清军射去火箭,江面上烟尘蔽天。
在岸边,清军步卒则如同潮水一般,冲击着明军水寨,守卫水寨的明军,拼死抵抗,杀声满天彻底,似乎又回到了赤壁的古战场。
第543章 拔寨
湖广之地战事刚起,川蜀的战事却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从攻山失利之后,明军便开始进行土木作业,而挖壕与掘城,几乎也同时进行。
明军冒着山上的箭雨挖壕,顶着四方桌冲到城下掘城,每天都付出大量的伤亡,同时没有重炮,民夫就开始打造投石车,轰击城墙。
时间到了七月中旬,一切本都顺利进行,明军虽没有取得巨大进展,但也有条不絮,特别是掘城给了吴三桂巨大的压力。
可就在这时,明军之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孙可望带着两千人,脱离大军跑了,这出乎了王彦的意料,让众军感到十分震惊,同时也打击了明军的士气,破坏了攻城的节奏。
对于出走的孙可望,王彦现在鞭长莫及,根本没有精力去顾及他,他跑了就跑了,但是他出走给明军带来的影响,王彦必须想法消除。
孙子的战略思想,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用在攻城上,那就兵力占尽优势,便长期围困,待其粮尽气衰,自然就开城投降了,如果兵力悬殊较大,那就是狂冲猛打,直接破之,如果兵力悬殊并不大,那就只能试探对方,找出弱点,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则退。
此时明军一没有时间困死吴三桂,二不能付出极大的伤亡,去争万县一地的得失,就只能寻找方法,找出弱点,来对付清兵。
明军十多万兵马,困顿夔州已经小半个月的时间,如果再没成绩,王彦便只能撤兵,放吴三桂离开夔州,然后以川东重庆和川南泸州为根基,徐徐与清兵争夺成都平原,所以眼下王彦迫切需要一点突破,不说一击必杀,至少得让将士们知道,这仗是有希望的,城是可以破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重振士气,消除孙可望出走,带来的人心动荡,王彦还是决定先停下一时半会儿打不下的城池,先拔掉清军的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