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爆竹声开始连续炸响,坊间内所有人都知道了大明的楚国公,今天要迎亲娶妻了。
这除了让左邻右舍,送去礼仪,一起同喜共庆,也是提醒今日国公大婚,各户人家,就不要做什么犯忌之事,图个吉利。
楚国公府上热闹异常,除了二十多为下人忙里忙外之外,南迁的王氏族人也过来帮忙,百来名亲兵,也在帮着整理院落,整个府邸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堂院子里摆下了喜蜡,张灯结彩。
以王彦和何腾蛟的身份,即便是想低调,也是不行,虽说王彦一再控制,但有资格进门来庆贺的宾客,恐怕就要超过三四百余人,整个国公府,除了后宅外,整个外宅和中庭都摆满了酒席。
除此之外,府外的街上,流水席,也会翻个不停,广京城内各大酒楼的厨子,基本都被请到府上,府内府外,几个昆曲班子,也要连着唱上三天。
六礼的前五礼,王彦基本都没有参与,这最后一礼迎亲,就必须他自己来了,等到了黄昏的时候,王彦穿着大红的吉服,头戴乌纱帐头,骑着披红挂彩的白马,带着迎亲队伍,吹吹打打往锷国公府而去,去迎接他何家的娘子。
锷国公府上与楚国公府邸一样,也是张灯结彩,何枝枝五更天就起了身,在小婢的服侍下,先换了以前的发式,上头,开脸,然后点朱唇,将画眉,贴面花,大红吉服穿起来,金银珠翠插满头,他本来就煞是好看,眉目如画如黛,盛装之下,更显貌美如花。
房间里,何枝枝已经戴上凤冠,花了一天时间,妆容完毕,她心中又是欢喜又是羞涩又害怕,尽管她对王彦十分满意,也很期盼这一天,但想到新婚之夜将发生的事情,她还是忍不住一阵阵羞意上脸。
这时,忽然远处隐隐传来了鼓乐声,何枝枝身子一惊,只见小婢飞奔而来,在楼下喊道:“小姐,快点准备下楼,姑爷来迎亲了。”
按规矩,新娘要在出嫁之前,要给祖宗上香,拜一拜,作别一声,也让祖宗保佑过门平安。
听说王彦已经快到府外,何枝枝在一群姑婆的簇拥下,来到祠堂中,何腾蛟与其妻子刘氏,也早就等在那里。
何腾蛟满面春风,不仅为女儿找到了一门好的归宿,而且还得了王彦这么个半子,他是做梦都能笑醒,刘氏看着何枝枝,脸上也带着笑容,十八岁的姑娘,终于嫁出去了,能不喜么?不过与何腾蛟不同,做母亲的终究心软,眼眶不觉间就有些湿润起来。
何枝枝取了一炷香,先拜祖宗,身边何家人唱道着些吉庆的话语,祈求祖先保佑夫妇双全,无灾无难,百年好合,待何枝枝拜完又去给堂上二老磕头,她的泪水忽然流了下来,行一礼道,“父亲,母亲,女儿走了!”
刘氏也留着泪,把女儿扶起,心中又喜又悲。
这时,只听得府门外鼓乐喧天,爆竹鸣耳,却是娶亲的队伍已经到了府前,王彦高头大马,身后是迎亲的轿子,再后面是几名腰缠红带的士卒,他们挑着四只大箩筐,里面装满了铜钱,一路向两边人群抛洒,引来一群群孩童欢笑争抢,到处听见有人鼓掌和贺喜。
不多时,王彦被何府家人领进府,按着习俗,还要咏诗,射箭开门,设障要钱等等,不过这些风俗只是图个热闹吉利,不像现在那般,王彦能文能武,自然统统不在话下,一路过关,引得一路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