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看了下时间,大概已经是未时,早以过了午食的时间,遂即起身吩咐道:“让厨房给诸多先生准备些粥食。”
王彦说完,就转身快步走回后院,隔着老远便见来了不少穿白袍戴方巾的士子,应该都是王氏一族的年轻子弟,他们看见王彦,远远的就开始躬身行礼。
这时王彦已经看到人群之中的大伯王朝聘,族兄王介之,他没有想到,千里之地,他们居然这么快就到了。
这次王彦主要是想让王介之过来,实在没想到年近七十八岁高龄的大伯王朝聘也跋山涉水来到广州。
王彦见此,立马急步上前,执晚辈之礼道:“大伯,兄长。”
当下王彦便与王介之,一左一右,扶着王朝聘往屋里走去,边走王彦边说道:“大伯年近耄耋,还拔山涉水的过来,要是身体有什么闪失,彦怎么对的起几位兄长。”
王朝聘经历大半个月的车马劳顿,精神却依然很好,他听了王彦的话,温声说道:“大伯这把年纪,本来是不打算过来,但心里又放心不下,所以过来为士衡参谋~”
王彦闻言,心里一暖,这时三人已经走到房间里,王彦便恭敬的道:“大伯一路辛苦,今日就先歇息,明日彦再来向大伯请教。”
王朝聘摆摆手道:“不忙休息,我年近八十,有些话再不说,以后恐怕就没机会了。”
王彦微微一愣,只得扶着王朝聘在桌边坐下,然后便听他说道:“去岁士衡领兵过衡阳,大伯心里还一阵感叹,我王氏一族,出了一个辅国之才,但没有想到,士衡所达到的成就,比我想像的还要高,短短的一年时间,士衡就击败清廷十余万雄兵,复楚赣之地,救天子于危难,功绩高到令大伯有些害怕了。”
王彦闻语,心里已经明白了王朝聘的意思,他先看了一眼屋外,亲兵立马绘意,退了出去,并将屋里关了起来。
这时王彦站起身来,长揖一礼道:“还请大伯教我!”
王朝聘微微一叹,让王彦坐下,随后感叹道:“我王氏家学,师承江右王门,乃阳明正统。我一生以阳明先生为榜样,想要成为先生那样的圣人,但终究还是放不下家族,无法做到大公无私。”
王彦没有说话,而是用心听着王朝聘接着说道:“今时之事,士衡兴大兵以御强敌,入朝廷以辅佐天子,此尊王攘夷,五霸之功也!然春秋之际,周天子暗弱,此齐桓,晋文能立于世也!今上英明,宿有雄心,而士衡迁圣驾入广,此与曹孟德移汉帝于许都无异也!今上非汉献帝可比,然我观士衡亦非有猛德之心。此时强敌在侧,士衡与今上或许能同心协力,相安无事,但若强敌一败,我王氏一族,恐怕也就兔死狗烹了。士衡能有现在的地位,想必心中也有过思量,大伯今天就是要问问你,你到底想走哪一条路呢?”
王朝聘之语,以王彦的才智,自然早就了解,但是他却一直不曾对任何人提及,而是将这些担心藏在内心深处,现在听王朝聘说出来,他背上还是冷汗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