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页

双方都在对方眼皮子底下的情况,反而不敢轻举妄动,双方的主将保着给自的心思,慢慢集结兵马,王彦不为夺城,博落也不为守土,到有点像两方约战。

王彦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跟随都标走在前头,一万精骑,浩浩荡荡,不紧不慢地前进着,马蹄如雨点般落下,发出令人震憾的声响。

现在督标骑兵,历经数次大战之后,已经不是充充门面了,他们转战千里,在袁宗第、王士琇的专研下,督标骑兵苦练本事,冲陡坡,跳壕沟,攻击阵形,甚至骑射,格斗等等,不敢说练得出神入化,超过满清八旗,但也冠绝南明诸军,能跟满清八旗对冲几十个回合。

第369章 延平会战(中)

王彦一身金漆山纹铠,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阵阵金光,凤翅盔上一支红羽足有两尺长,随风震动,身上还披着一领醒目的红色战袍,要多风骚有多风骚,将士们一看,便知道楚国公在此。

他身旁,戴之藩、李过、袁宗第、王士琇等将,俱是披挂整齐,挺刀绰矛,威风凛凛。

他们都知道王彦为他们请了功,虽然朝廷现在什么也发不出来,就连印信也要等安定之后才能补发,但一个个却依然干劲十足。

特别是李过、袁宗第等顺军一系,当年闯王逼近北京,还同崇祯皇帝商量着能不能给他封个西北王,但皇帝拉不下面子,大臣又在意自己的名声,都默不出声,于是作罢。

李自成最初的理想只是当个割据一方的诸侯,顺军将领最初的要求自然也不高,现在一个个即将成为封疆之将,自然十分满意。

此时七万明军,沿着富屯溪挺进,一面一面军旗立在阵中,长枪如林,王彦在前,明黄的皇帝车架在后,几万人马精神振奋,杀气腾腾。

因为有天子亲征,各军无论士卒还是将领,都保持着最好的面貌,武装整齐的士兵们人头攒动,却无一人喧哗,在狭长的富屯岸边,缓缓南下。

大军之前,不时有探路回来的哨骑传递着消息,随时报告敌军的距离,想必此刻,延平的清军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

“报!国公!清兵从延平出发来,距此十五里!”

王彦挥挥手,什么也没说,示意部队继续前进。

这一带的地形,不止是他,军中将领也都已经烂熟于胸了,哪里有山,哪里有丘,哪里有水,都是非常清楚,这都要归功于那简陋的沙盘,比地图形象得多。

后军,隆武听说就要与清兵接战,心里一阵紧张,他自登基以来做梦都想着御驾亲征,想着能够光复两京,但始终没有机会亲临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