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国舅张国俊见鲁王脸色一阵变化,知道他的话语,起了作用,于是再次加把劲,跪拜于地道:“殿下,今日再有以和闽为言者,臣请立剑斩之。”

张煌言、夏完淳两人闻其语,脸色顿时沉重起来,看来门户之见,必使鲁王殿下不会听从他们的谏言。

殿内一些觉得应该求援的大臣,听了张国俊的话,也不敢出言支持张煌言,纷纷低头不言。

这时方国安亦拜道:“殿下,浙兵近二十余万,未尝不可一战。”

内阁大学士方逢年、谢三宾、宋之普等人也附和道:“殿下,可一战,胜则浙东无忧,亦可再进杭城,败则退守绍兴,再行它策不迟也!”

鲁王听了众臣之言,也觉得一战不打,就像闽中求援,岂不是要承认他这个监国毫无能力,那以后还和隆武争什么帝位呢?

“那就依国舅和越国公之言,暂且不向闽中求援,不过江防之事,越国公还需立马完善,一定要将清兵挡在钱塘北岸。”鲁王端坐大宝上,终于点了点头,做出了决定。

夏完淳闻其言,顿时如丧考妣。

第233章 方国安投降清廷

隆武二年三月二日,陈子龙聚集大小舟船一千多艘,义军一万五千人,扑向苏州,清廷驻守苏州的江宁巡抚土国宝,总兵杨承祖,立马大惊失色。

三月三日,太湖义军前部先锋游击于世忠,杀至苏州城下,杨承祖见漫山遍野都是穿着布衣,头包红巾的义军,不敢出战,火速派人马四处求援。

多铎刚发令,命七路大军,扫荡浙东,陈子龙便打苏州,实在令他烦不甚烦。

太湖义军,一直是插在多铎胸口的一颗利刺,他发大兵围剿,太湖义军便躲着不出来,他大军一撤退,太湖义军又开始四处袭扰清军控制的州县,他派兵解围,太湖义军又重新遁入了茫茫太湖之中,使他清兵疲于应付。

义军攻打苏州不是一两次了,要是以往,多铎可以不救,但这次苏州城内,却有清廷准备运往湖广的五十万石粮食。

苏州城丢了,清兵可以打回来,但粮食没有了,他却一时凑不出这么多军粮来。

清廷统治下的北方,流寇祸害多年,加上清兵入关,又是一次祸害,民生早以凋敝,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北方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