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儿听完点了点头,她之前不过是个小婢,但好在她从小长在青楼之中,见识过各种人物,心智比一般女子要成熟许多,但如今情况越来越复杂,他确实也该小心谨慎一些,毕竟一旦出了纰漏,不仅自己身死,整条线上的会众都可能受到牵连。
侯方域见她点了点头,随也不在多说,“拿笔墨纸砚来,吾现在先把书信写出来。”
片刻后,侯方域将书信写完,便告辞离去,但双儿却让他稍微等待,不一会儿,双儿便从后面出来,然后将一个把象牙白骨娟面扇递给侯方域。
侯方域接过折扇,打开来看,见白色的扇面上,画着一朵桃花,脸色顿时一变。
第228章 洪承畴被刺
多铎既然决定扫荡浙东,便立马雷厉风行,命令多罗贝勒博洛,拣选精锐二十万,准备三日后,挥师南下。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多铎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凑齐大军所需要的粮草物资,除了大汉贼洪承畴能力过人之外,主要还是清廷占据江南,侵夺了无数汉人的资产,手中物资银钱极其充沛。
有明一代,士绅爱财,国有难而不愿捐其财也。
毅宗皇帝末年,朝廷财政崩溃,天子在二月中旬下了一道捐饷的命令,责成勋戚、太监和百官报效,以纳银三万两为上等。
捐饷之事,本非可取之策,但天子既然下命,勋贵皇亲世受国恩,况朝廷以到危难之时,覆巢之下无完卵,勋贵皇亲为了自身之利,也该为国出力,但天子之命下达之后,达官贵人们却相顾不动。
毅宗皇帝见此,只得派内官徐高,密谕周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让他纳银十二万两,给其他臣工做个榜样,但周奎不肯答应,说是“老臣安得多金?”一口咬定只能捐一万两。
周奎身为天子的岳父,平日所受之恩惠,岂止万两,天子认为太少,要他至少拿出二万两。周奎却咬定牙关,就是不肯,结果周后实在看不过去,于是暗中派人送去五千两,而周奎不仅自己一个铜子不添,反将周后送来的银子扣下两千,只以三千两应命,实际捐了个负数。
满朝勋戚当中只有太康伯张国纪输银二万两,晋封侯爵。文武百官捐助的不过几十两、几百两不等,聊以应景。
不久大顺军进城,从周奎家抄出现银五十三万两,其他财物也值几十万两,而大顺在北京仅追赃助饷就得七千余万两之巨。
毅宗皇帝下命捐饷之举固然不妥,但国家在最危难的时刻,勋贵皇亲却如此爱财,国家上层贵族如此,广大士绅爱财之风气,在明季可见一般。
江南之地,素有抗税之风,但朝廷所征之商税,其实并不繁重,但士绅惜财,与东林串联,不愿交付,结果使明代财政始终处在捉襟见肘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