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王彦今日同马士英撕破脸皮,自然也不在理会什么礼仪,也不顾及马士英首辅大臣的身份,直接开口质问道:“彦数次求见,马辅因何不见?”

马士英见甲士让按其坐下,又听王彦之语,知王彦并没有杀他夺权之意,心里不禁稍定,但他这时也意识到,王彦与朝中一般大臣不同,他是掌握几万精锐的大将,是不能太过逼迫的存在。

这时马士英看着王彦那带着伤疤的脸,心有余悸的道:“非有意不见,实乃政务缠身,不得空闲也!”

“不得空闲?就可置三十万百姓于饥饿疾病之中,而不闻不问吗?”王彦闻马士英敷衍之言却不禁大怒,讥讽道:“马辅如此操劳,连见吾一面的时间都没有,是忙于卖国么?”

马士英被王彦这样讥讽,可谓颜面扫地,身为首辅大臣的尊严,使他本能的想要反驳,但却又担心再次激怒王彦,他年近花甲,已经过了年轻气盛之时,自然十分能忍,随只是闭口不言。

王彦见他如此,亦不在讽刺,也不想再浪费时间纠缠下去,随道出正事:“吾欲让扬州百姓落户浙省,早日安定下来,今日马辅不给个对策出来,吾就只能请马辅到吾营中占住矣!”

马士英听王彦威胁之语,却道:“今已至七月底,农时已误,朝廷没有钱粮养三十万百姓到来年秋收,且浙省繁华,未经战乱,良田都有所属,朝廷亦拿出田亩安置,所以落户浙省绝无可能!”

王彦闻言,眉头却不禁一皱:“浙省繁华,税负重地,怎么可能安置不了三十万百姓,马辅欲逼百姓走上绝路吗?”

“朝廷新立,本就无钱,全靠浙省府库存银勉强支撑,今同清庭议和,秋日便须解押贡银二百万两入南京交纳,哪里还有银钱。”马士英辩解道。

王彦闻其言,不禁一阵恼火,怒曰:“难道马辅欲对百姓坐视不管吗?”

马士英见王彦心系百姓,已然愤怒,觉得时机已然成熟,终于还是道出了他的目的:“扬州百姓亦是朝廷子民,朝廷自然不会不管,然安置在浙省不可能,唯有他处就食矣!”

第92章 互妥协,士衡出浙

王彦对马士英的心思多少有些了解,但他心中担心北虏反复,并不想离开浙省,远离与北虏接触的第一线。

“马辅的意思是让吾携百姓出浙?”王彦冷着脸道。

“然也!”马士英看王彦表情,知其并不愿意离浙,当下道:“清庭入关以来,第一道政令便是除三饷,因此得以稳定北地人心,吾朝却未有减税免赋之举,忠勇侯欲将百姓安置于浙,朝廷便只得加税,恐将引起浙省士绅反对,使朝廷丧失人心!”

对于马士英之语,王彦亦有所知,李闯入北京后有“免征三年”之策,北虏入关后,虏酋多尔衮立即宣布废除辽饷、剿饷和练饷,赋税按万历年间的册子征收,收拢人心,使得北地少有抵抗,迅速稳定基辅之地,而反观弘光朝廷,却未有减赋之举,百姓还要受四镇与左镇掠夺,自然心中有怨,使得民心不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