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页

说话除了形式分为几种,内容各有专长,艺人基本都是精通一种。大的方向,分为讲史、讲经和说参请、小说、说诨话、说三分、说五代、铁骑儿等等。其中说诨话类似于后世的相声,历史上最著名人物的是神宗时的人物张本,善作十五字诗,这种体裁流传后世被称作“打油诗”。说三分和说五代也可归入说史,只是因为特别兴盛,被单列出来。

其中最兴盛的是讲史和小说,小说又包括烟粉、灵怪、传奇和说公案。

徐平看着这些内容,就知道后世流行的世俗文学这时候已经基本全部出现,而百姓的兴趣,也与后世大同小异。一句话概括,就是“春浓花艳佳人胆,月黑风寒壮士心”。最受欢迎的题材,无非一是俏佳人冲破各种束缚,大胆追求爱情,二是英雄豪杰江湖上快意恩仇,发家富贵。格调高一点的,便是讲史和公案了。讲史又以“说三分”最广为流传,后世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基调这时候已经定形。公案则多是江湖故事,破案是其次,各种传奇情节才是本体。至于灵怪,原始版的《西游记》还太过俚俗,流传不广。

既然都是自己熟悉的内容,那就好办了。把后世的传世小说背出来徐平做不到,但编编目次,列出故事梗概还可以努力一下。便如三国故事,现在的“说三分”故事还太过分散,不成体系,徐平最少可以用梗概穿起来,让专业的人去填充内容就好。

第298章 试用期

宝相寺离着州西瓦子很近,看看太阳西斜,徐平便就让来的人散去。这些人靠着手艺吃饭,一天不表演就可能要饿肚子,夏天的晚上又是他们一年中最赚钱的时候,耽误不得。

只有几个人被徐平留了下来,除了杜秀才和彭老郎,还有善说士马金鼓战阵事的谭解元,说公案传奇朴刀杆棒的李十八郎,说妖术神仙的周进士,以及唱闺情的陈小娘子和说唱烟粉故事的崔六娘子。这都是本行业的佼佼者,在京城百姓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的名字都是艺名,真正的名字他们不会提,别人也没有必要去问。

从事这一行当要求具有一定的学识,所以时常有落第文人混迹其中,如谭解元和周进士,据说都曾经参加科举,一个中过解元,一个曾过省试。宋朝的解元不值钱,由于路不是行政层级,也就没有路一级的科举考试,解元是各州发解试的头名。天下三百州军,每开科一次便就有数百解元,过不了省试的就有几十个。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小州军,发解名额只有一两个,解元就跟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不过这样的小州经常几十年不出一个进士。

离了宝相寺,到了附近的班楼,徐平叫了一个幽静的小阁子。与韩琦、田况和李觏坐好之后,徐平让跟着来的艺人落座。

彭老郎搓着手道:“诸位相公是如何身份,面前哪里有我们坐的地方?相公们能够叫小的们来,已经是天大的恩典,哪里还敢望那些殊恩!”

徐平只是让坐,告诉他们今天谈的是正事,不需要太过拘束。

几个艺人最后只好让酒楼的小厮取了几个长凳来,并不敢靠近桌子,离开一段距离互相挨着坐下。这是自卑身份,不敢同桌的意思。

徐平吩咐店家上了酒菜,先请大家喝一杯酒,再谈事情。彭老郎带着几人起身,到桌前站着端酒喝了,把杯子放下,依然坐回板凳上去。

见这样子不是办法,徐平让店家又上了一桌酒菜,放在一边让几位艺人享用。

喝了三巡酒,徐平才道:“诸位都是在勾栏瓦子里讨生活,虽然算是衣食无缺,但日子终究是没个长性。一遇刮风下雨,严寒风雪,便就没了来钱的门路。更不要说若是有病有灾,不能到瓦子里说唱,日子着实难熬。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个了局,三司刚好想把各处勾栏瓦子理一理,设几处公司,专门做这个事,对你们也是好事。”

徐平话音刚落,谭解元便就起身问道:“相公,不知要开什么公司?这两年京城里开的公司不少,要么是做工的,要么是经商的,跟我们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