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有着前世的记忆,几乎是本能的,一到了紧急时刻,徐平首先就想到的是配给制。配给制不是好的制度,但却是救命的制度,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最小的总体代价渡过危机。只要把这最要命的时间渡过去,后续有无数的手段可以解决根本问题。

惟一可虑的,就是这个年代的统治者能不能理解这些建议,又有多大的可能去采纳这些建议。徐平不希望真地发生人间惨祸之后,执政者才想起自己的话的意义。

想起前些日子被中书退回的奏章,还有王随的评语,徐平有一种难言的滋味。

不同时代思想的碰撞,相互之间很难理解,最少现在徐平所面临的,不是谁说的对谁说的错,而是谁的官职更高,谁的权柄更大。

已经受过一次中书的斥责了,这一次的结果会如何,徐平不知道,但这是他为这个时在这个候所能做的惟一的事了。

国事好坏看宰相,徐平没有直奏皇上的权力,皇上也没有绕过中书直接插手管事的规矩,就看政事堂里的诸公,这次怎么看吧。

第57章 暗箭

二十七日,早朝的日子,徐平依然在假期,没有去上朝。但吃过早饭之后,还是到了三司自己的官厅视事。

今天终于有了太阳,隐在薄云后面发着惨白的颜色。即使抬头看着太阳,徐平依然觉得自己身上冷飕飕的。

呼啸的北方吹着树上的枯叶,从三司的官衙上空掠过,整个世界都在这寒风中发抖。

徐平看着风刮过的地方,枯叶在颤抖,未化的积雪被风刮起来,白茫茫的一片。墙头上已经冻脆了的干草被从中间折断,剩下的枯茎不断地乱颤。

如果在前世,肯定会有这样的预报,从西伯利亚或者蒙古高原来的冷空气已经到达开封地区,此次冷空气极其猛烈,预计还有多少多少天才会过去。

北风依然劲吹,说明冷空气依然强劲地南下,一时不会结束,京城寒冷的日子依然继续。最少是现在,徐平还看不到天气转暖的迹象。

辰时,垂拱殿散了早朝,上朝的官员纷纷返回自己的官衙。

当值的首相李迪急匆匆地赶到前殿文德殿,画了押,对站班的一众闲职朝官高声道:“最近天气严寒,开封府在城中置场三处半价卖炭,此为圣上恩德,心系百姓之举。凡在京官员,约束家人,不得到官置炭场与小民抢炭。许台谏纠举,如有违犯,必予严惩!”

说完,便宣布散了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