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施耐德,对自己印象有这么好么?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铮子,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张玉功慢条斯理的问。

陆铮想了想,说:“玉功主任,我说几句心里话?要说的不对,您就当我没说过。咱就言者无罪,行不行?”

张玉功笑笑,轻轻点头。

陆铮便道:“我觉得,现阶段,如果我们真想把这个企业做好,咱们党政部门还是不要太多干涉吧,放手给他们,我们引入外资,除了学习技术,还要学习人家管理方式和运营理念,如果非派我们的干部掺和进去,学习可以,参与人家运营?我觉得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添乱!”

张玉功就笑了起来,不置可否。

陆铮又道:“当然,必要的管理是要有的,不能外国人来了中国,就不实行他们国内的企业文化,而是变着法的压榨中国工人,把咱合资企业变成血汗工厂。”

张玉功微笑,点了点头。

……

乌山外语学院办公楼二层有一间挂着“乌山市对外交流语言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门牌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周晓明正唯唯诺诺站着陆铮面前,听陆铮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周晓明虽然背地里还会肚中讥讽这位新任主任是大老粗,但在陆铮面前,那真是指哪打哪,半点不敢违抗陆铮的意思。

而且,周晓明也不得不承认,陆铮做事情很有一套自己的办法,才来几天,好像很多工作比自己还整的明白,比如他提出的翻译人才储备归档的特殊编号制,便能令办公室的人很快知道,哪些档案是自己需要的,而再不必搬出一大摞人事档案来挨个去找。

一点点小变动,便给日常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这位陆主任由不得人不佩服。

“小周啊,我大概也是在站最后一班岗,希望我走后,你不觉得我在教委工作这些日子是贻笑大方就行了。”陆铮突然笑呵呵的说。

小周怔了下,随即脸涨红,期期艾艾的,却说不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