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页

国子监的前堂和正堂就是彝伦堂。祭酒、司业等官员的公房都在这里。而彝伦堂正中的一间是天子视学时才会启用。祭酒的房间在东端。

彝伦堂形制巍峨。建在地基之上。贾环下了台阶,去学舍中和唐信然几名同学汇合,相约到成贤街去喝茶吃点心。

众人边走边说着考试的事情。带着考试后的轻松,以及等待成绩的忐忑。

突然间,栽种着松柏的大道上一群穿着华丽衣衫的士子呼啸而过。约有十几人。意态张扬。路人瞩目。为首的是一名十八九岁的青年,珠冠玉带,神态高傲。

贾环认出来这青年便是刚才从温祭酒那里走后门免考的监生。再看看这群人的装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荫监监生!

他们都是勋戚和官员的子弟,因父辈恩荫入国子监读书。确切一点说,就是官二代群体。

贾环微微有些奇怪。

监生的来源五花八门一样,但是进入国子监后大致有三种去向。第一种就是唐信然他们这样的坐监读书。第二种是在国子监中挂名。比如贾蓉未袭爵之前就是监生,但他从来不去国子监。天天跟着贾珍办事、鬼混。

第三种是去各衙门历事。差不多是去衙门里当实习生,跑腿打杂。国子监的规矩,是考8分升级。在衙门中历事,同样可以拿到分数。若是衙门的主官给一个“卓异”的考评,升级必然就是妥帖的。

南京国子监中在监人生有约2千多人,还有约8百多人在南京各衙门中历事。干着各种脏活、累活。

贾环自己是介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在学校读书,但不考试,属于特例。这些荫监监生明显是第二种,今天考试时间来国子监干什么?

贾环心里虽然奇怪,但是以他沉稳的性格,不会在此时问唐信然几人。

前面的十几名衣衫华丽的监生们消失在国子监大门门口。

同行的一名微胖的监生乐监生感叹的道:“少年公子春衫薄,浑身装束皆绮罗。唉……尚书的儿子就是好。此般家世真是令我等羡慕。”

贾环、唐信然几人都是笑起来,“乐同学好文采!”

乐监生腆着脸笑,对同学拱拱手,“过奖,过奖。”

这是摘录的古人诗句。并非乐监生原创。几人笑着出门,在成贤街上找了一间茶铺坐下来喝茶、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