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也不是百子晋一个人的问题,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大抵如此,他们只知道抱着四书五经,对那些艰涩难懂的经义,一遍又一遍的研读,纯粹是靠着脑细胞来死记与硬背。
于是,宁江便开始教他自己所掌握的“科学学习法”……
第四十八章 贪狼星?
宁江在以“破虚空”重生之前,便已是一个穿越者。
虽然在另一个世界里的那一世,他才刚上高中就被车撞死,但好歹也是接受过真正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在后世中,许多人总觉得古人的东西更加难学,实际上并非如此,在那个科学大爆炸的时代里,所要接受的知识,远比古人繁琐和复杂得多。古人读来读去,基本上也就是四书五经,而后世光是数理化,某种程度上就已等同于天书。
要知道,在那个全民接受教育的年代里,高考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在古代,一来人口要少得多,二来总体识字率差不多就是十分之一二,而其中真正算是“读书人”的更少,虽然也存在着强烈的竞争,但是在科学观、方法论上,后世学生中那早就已经习以为常的分析归纳法、在古代其实是并不如何被人掌握的技巧。
只不过是那个时代的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教他们那么做的,他们习以为常,才不将这些技巧性的东西当一回事。
大周王朝的学子们,与宁江所知的那一个世界里的古人,在这一点上并无不同,完全是一篇篇的死记硬背,效力低下,而且一旦遇到拐弯抹角的题目,就难以应付。
而宁江教百子晋的,便是另一个世界的“科学学习法”,分析,归纳,画脑图,利用有效时间强化记忆而不是效率低下的死背。
尤其是把整体事物分成各个部分、因素和层次,从最基本的本质属性和彼此联系进行研究的分析法,以及从打散后的、看似杂乱无章的知识中寻找同一性的归纳法,这个在后世的科学家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科学方法,在这个年代,几乎还无人触及。
以至于从未想过“书还能这么读”的百子晋,在掌握了这些读书技巧后,目瞪口呆,大有一种“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的感叹。
在那之后,每当有人从百子晋身边经过,便会看到他,拿着一叠厚厚的、蜀笺装订成的“笔记本”,用细小、特制的炭笔在上面写写画画,有时,还会在一张宣纸上画上一个个的圈,圈里写着简短的字句,又用各种颜色的细小彩笔,将这些圆圈彼此相连,如同蛛网一般发散。
对这种名为“脑图”的东西,百子晋已经是佩服得不得了,他实在是不知道,宁江到底是怎么想出这种奇怪办法的,而将这种脑图与宁江所说的“纲领”、“中心思想”结合起来后,竟让他有种“读书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不可思议的感觉。
难怪,两人明明年纪相当,宁江是“诸生之首”,而自己只能是“附生之末”,自己天天头悬梁锥刺股,却还是怎么都追不上时不时的陪着妹妹前去游湖看山的宁江,不但追不上,简直是被他越拉越远。
这“科学学习法”根本就是屠龙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