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在现在以及赫鲁晓夫执政的时期内,到还不算多么恶劣。一方面现在的苏联还没有到后世那种老人政治的地步,整个干部阶层还相当年轻。再者赫鲁晓夫一直准备建立干部退休的制度,也就是说废掉干部终身制!从这点上赫鲁晓夫和斯大林是一致的,只不过斯大林光明正大的干掉反对者,赫鲁晓夫同志的手段更加柔和一些,用退休年限和规定干部调离时间的手段,保持着苏联干部阶层不会蜕变成官僚阶层。
苏联比较悲剧的地方在于,最权威的斯大林也无法用铁血手段阻止干部阶层的蜕变,后继者赫鲁晓夫制定的干部调离政策很有问题,有些岗位竟然只给两年的任期,一个干部刚刚上任梳理完情况就面临了调离时间到了的情况,最后导致赫鲁晓夫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乌克兰籍中央代表都倒戈相向,如果赫鲁晓夫不这么急功近利短短几年就得罪了全体苏联干部,适当的延长干部任期,可能苏联在六十年代就会成功的废除干部终身制,勃列日涅夫和谢列平等人,也不会短时间就取得了大多数中央代表的支持,废除了赫鲁晓夫总书记的职务。
在谢洛夫看来,赫鲁晓夫能力上自然和斯大林差的太远,但在废除干部终身制的这点上,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合法的斯大林继承人。苏联的问题很多,但在要说最为严重的导致了解体的问题,干部终身制绝对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条。
五十年代颇为年轻的干部阶层,在经过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十八年,慢慢从一个正常的干部阶层蜕变成了一个,到了八十年代由老头们组成的官僚阶层。这些二十年如一日在各自岗位上不动地方的干部,心中的共产主义理念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的无影无踪,等到他们距离离开人世不远的时候,终于开始了蜕变的最后一步,把自己几十年工作中占据的国有财产变成自己的合法财产。
那个时候的苏联全国已经形成可庞大的官僚阶层,心中残留着理想的干部想要阻止这一切,保卫国家的财产,却发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他们变成了少数派,而准备砸碎公有制吞掉苏联人民财富的官僚阶层,却成了真正的多数派。轻而易举的干掉了保卫社会主义干部的反扑,无视苏联人民希望保留社会主义体制的民调,干净利落的肢解掉自己的祖国,站在祖国的尸体上开始实行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毫无疑问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按照他中庸的风格,一定会重新确立干部终身制来稳固自己的地位,特别是初期谢列平一派强大的势力压力之下,联合其他势力肯定是勃列日涅夫的选择。
其实在潜意识中,就算是谢列平,谢洛夫心中也不是非常认可,谢列平的作风和能力他没有怀疑,不过要说谢列平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么?谢洛夫还是持保留态度。
这次让第一总局和第三总局合作,清理一下红军的问题,只能算是打个小怪练练级。第一是试验一下克格勃各总局联合在一起动手的力量,第二则是谢洛夫给自己以后发起运动积累一下经验。
“如果我面对一大批官僚想要侵吞人民的财产,怎么脑子里面第一个词总是Бoльшarчnctka?”看着渐渐灰暗的天空,谢洛夫使劲摇摇头,太不吉利了。
五月二十三日,谢洛夫拿着所有驻军代表的报告到了斯塔西总部,全部交给了这位民主德国的同行,“我完成了我承诺的事情,对于小摩擦采取了批评和警告,一些士兵已经向当地的居民道歉,至于涉及刑事犯罪的士兵则移交到了当地的民主德国内务局!”
马库斯·沃尔夫一份一份的看着报告,忽然站起来前所未有的郑重说道,“谢洛夫同志,我本人对你表示感谢!”
“是我应该对德国人民表示歉意,事情本来就不应该发生,而且一次清查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我准备让第三总局驻军代表直接对民主德国负责,以后德国居民在碰到和红军的纠纷可以直接投诉到第三总局的驻军代表,希望这样可以让第三总局和红军部队不再产生利益纠葛,但可能有一点问题!”谢洛夫皱着眉说道,“也许你们德国又要支付一笔费用,为西方集群的第三总局特工多开一份工资……”
第54章 柏林墙成
从影响力的范围来看,民主德国建立柏林墙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在自由世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从简易的铁丝网封锁开始,美英法的各种有影响力的报纸就在不停的口诛笔伐,外交官不断的向民主德国或者苏联提出措辞严厉的抗议,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就算这些西方国家的人民每天都看到报纸上跟踪报道柏林墙的进度,时间长了也一样会习以为常,第一个星期时刻担心美苏赤膊上阵,第二个星期看着有没有外交官在谈判中缓解美苏的敌意,两个星期之后只是打卡签到性质的看看,通常在版面停留一下就去关注其他信息去了,总是关心一个新闻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比起美英法制造出来的浩大舆论,亲手点燃炸药引信的谢洛夫躲在近卫65坦克团的军营中,没有任何一个西方记者能冲破近卫65坦克团的阻拦找到他,可以充分的享受到装完逼就跑的刺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