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你说的是用工厂吸纳农村闲余劳力,然后又说农村劳力悉数外流,到时候土地无人耕种,接着又提到这马拉收割机,根本就是在晃点地方上的士绅!”
感觉到身边姐姐对自己抵触,容茗慧反倒是有些后悔了,后悔为什么非在这里提这件事。
“没错!”
要是在外人面前朱宜锋肯定不会承认的,但是在家人面前他并不想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就是在晃点他们!”
抱着儿子的朱宜锋一边逗着儿子,一边笑道。
“要是不这么晃点他们,他们又岂会主动的把土地卖出?他们不卖地的话,又怎么样把民间的游资集中到工商业上?”
相比于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朱宜锋更看重的是民间资本向工商业的转移。一个正常的国家都是遵循着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的产业升级之路。这个发展道路在明末时候曾闪现过一道火花,后来却被满清所阻断。
在错过那个机会200年之后的现在,需要采用一定的手段才能诱使让那些士绅将注意力从土地转向工商业,将资本投入工商业之中,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可不是每个人都会相信你的话,况且,谁都知道你在户部学堂说的那些话,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会出现。”
容茗慧的眉头紧锁着,她自然知道相公的言语并不是危言耸听,甚至也不是夸大其词。但他所说的却将会发生在几十年后,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这个远见。
“确实需要几十年!”
将儿子递给身边的妻子,朱宜锋看着容茗慧认真地说道。
“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行,不是十年八载就能完成的。没有三四十年,甚至五六十年的时间,很难达到这一目标,而且还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政策。”
“调整政策?”
“没错!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要加以引导,这样既可以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又不会至于影响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