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页

满朝的文武官员们这会更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言道着,大有一副随时可败粤匪的势头,在众位大臣的言道之中,这朝堂上的阴云似也被驱散了。

对大清国朝廷来说,这是比粤匪兵败南昌更好的好事儿,毕竟在粤匪兵败南昌的消息传来的同时,那据着武昌的汉逆却夺下了湖南,保之一省,失之一地,南昌守得自然也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而接下原本生死不知、只当已经为汉逆所杀的前湖广总督张亮基,投降汉逆的消息亦随之传来,这甚至比湖南陷落还要令朝廷震动,这毕竟是朝廷的封疆大使降敌,这可是大清开国以来头一遭。以至于在这朝堂上更有满臣惊恐失言道“汉官不可信、汉官不可用”,不过那失言,却被皇上以及郑亲王、怡亲王以及其它皇亲贵胄臣厉声打断,就连同发出此言的满臣亦被发往宁古塔了。

虽说皇上的举动让朝中的汉官松了一口气,但在另一方面,大家却也注意到,对于那团练之事,似乎也更加谨慎了,这江北之地亦不再新委团练大臣,对此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 有了一个张亮基,没准明个又会冒出一个李亮基、赵亮基,总之一句话,汉官依是不可信!

不过对此,大家伙都是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两百多年来,汉官早就练就了一套明哲保身之道,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什么时候不说话,这些道理他们自然都懂得,现在这局势瞧着比三藩那会还恶上几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小心说话,要不脑袋掉了便也不知为何。

不过平素没有几个人会多说话,这会花花轿子人人抬,碰着好事了,一个个自然都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言道着皇上圣明,大有一副明君出世,江山稳固的势头。

被奴才和大臣们这般一吹捧,打从登基以来,就没消停过的奕 那清瘦的脸庞甚至泛出些潮红来,那是高兴的。

“现在这胜保、僧格林沁于静海将那逆贼重重包围,朕已经决定陆续添兵添将,非得把这贼势给灭下去不可,朕这次下了决心,非但要调僧王的兵,还要把黑龙江、吉林的兵都调过来,若是不从速进剿,这贼逆反而越来越猖狂了,嗯,户部要立即准备给足饷银,若是把这股逆贼剿灭,每人赏银三,不,二十两!……”

“皇上英明!”

众军机同时连连叩头道。

虽说皇上话到嘴边那个“三”改成了“二”,可他们心中明白,于皇上来说,这确实是从未曾有过的“大方”,可惜这大方委实来的太晚了一些,当初粤匪尚于广西时,前钦差大臣李星沅几次上奏请饷、皇上只批了八十万两银子,向荣本来答应兵士打了胜仗,每人赏银一两,李星沅到了广西,手中无银,减为三钱,兵士都不肯打仗了,也正因如此,那粤匪迅速做大,可以说,这粤匪能有今天,与皇上当初的“小气”有很大的关系。

这次,皇上一下子就给兵丁人人批上二十两的赏钱,自然是破天荒的举措,可见皇上平定“粤匪”的决心了,这银子便是决心。

虽说一张嘴,便许出了几百万两银子去,但想到这大清国的天下,将因此得保,奕 那张清秀文弱的有若驴面的脸上绽露了更加得意的神采,那双不大的金鱼眼儿更是瞧着朝堂中的大臣们,满是一副期待状,似是在期待着他们的吹嘘与马屁。

宦海沉浮几十年,身为领班军机大臣的祁 藻又岂会看不出来,立即把那“枕头”递了上去,颇是感叹地说道:

“古之明君圣皇,处大事者必须大魄力,始可成大功,皇上此番也可算是大手笔,直可媲美前代英主,我大清能于此板荡之时,得以明君实是苍天保佑啊!”

被祁 藻这般一吹,奕 自然更加高兴了,更是进一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