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令旗的沈明,则大喊一声。
“斩断缆绳!”
缆绳一断,船体再次倏然下滑,犹如神助一般悠然向着江面滑行。转瞬间,已离开岸边数十米,整个过程微波不惊,自然而然。船上的水手们乘势抛出船锚,这个排水量870吨的庞然大物便安如磐石一样稳稳地停泊在了江中。
所有的一切看起来似乎有些枯燥,根本谈不上壮观,可虽是如此,却也颠覆了杜心远的想法,铁真的可以浮于水上。就在他为自己看到这一幕而惊讶不已经时,他身边那些观看的人们似乎回过了神,欢呼声顿时像潮水一般,此起彼伏的欢呼着,而这船厂之中,一时之间更是鼓乐喧天,岸边更是鸣起了礼炮,船厂的工匠们更是放声欢呼着,雀跃着,对于亲自完成这艘“铁船”建造的他们来说,此时他们所在意的并不是什么船只下水试航,而是欢呼着那已经到手的奖金 这是船厂之前的许诺,“楚望号”试航成功的话,他们可以得到一个月的工钱作为奖励。
望着眼前的情景,看着江面上的这艘铁甲舰,朱宜锋发现自己的内心似乎极为平静,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也许是因为他非常清楚,这艘所谓的“铁甲舰”并不是一艘铁甲舰,甚至并不是一艘严格意义上的军舰。
对于海军而言,漫漫征程在今天,甚至都谈不上算是开始……
第一百七十五章 指南
武昌城内十二山,梅亭山则是其中之一,其在高观山南3里处,梅亭山顶原有明太祖分封御制碑,元末,朱元璋进军武昌,曾驻跸梅亭山,欣闻陈理投降和皇六子朱桢出世两大喜讯,在此闻报得第六子,便很是高兴地说:“子长,以楚封之”。后来朱元璋当皇帝后,其便于洪武三年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洪武十四年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树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并建“封建亭”,朱桢也不忘父皇之恩,常在此遥望帝京,故又建“楚望台”。
从此,梅亭山一带被称为“楚望台”,而无论视是亭与台,此时早已不存,只残留下些许旧基,若非荒草中的旧基,谁又能想到这里曾有“封建亭”与“楚望台”。
此时漫步其中,望着远处的滚滚江水,也许,此时“楚望号”正在江上试航,不过现在朱宜锋却只想静上一静,所以,他才会来到这荒无人烟的“楚望台”。
凝视着北方,那原本看似已经平静的心神,这会反倒是又有那么些期待。
“江山北望……”
嘴里念叨着这个词,朱宜锋知道自己为何会这般浮想联翩,不还是因为自己不甘心错过眼前的这个良机吗?
“大都督,于此北望江山之时,可曾想过江南之地?”
就在朱宜锋的话声落下的时候,突然,他的身后传来一个话声,话声里带着些湖南口音,回过去,他却只看两个人,是胡林翼与左宗棠,他们两人怎么在这?
实际上,胡林翼与左宗棠也是在观看那“楚望号”下水典礼后,方才来到的这“楚望台”,却未曾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大都督,而在听到那句“江山北望”时,胡林翼却忍不住道出了这么一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