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页

接着,这股当应力波也离开了燃烧室,只内剩下极稀薄的空气,下一次的爆震,又开始了!

从外界上看,可以看到,这种发动机的工作并不是连续的,每一次的爆震,伴随着巨大的轰鸣,整个极地号一加速,接着,又是第二次,第三次。

坐在驾驶室里,这种感觉,就像是不断地有海水在拍打自己的后背一样!这种特有的发动机,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脉冲爆震发动机,哪怕是到后世,也是一种新型动力,但是其实,这种动力的具体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脉冲爆震发动机的主要机理是控制周期性的爆炸波产生动力,对爆震波的研究可以认为是前期调研,而德国人霍夫曼就是这方面的科学家之一。

在冷战中,50、60年代是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入门期,进行可行性研究试验,历史上,到了8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研究生院进行试验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发展,确认可以研制出推力可调的脉冲爆震发动机。

而现在,和历史上不同,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战争的威胁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种发动机,已经进入了实用阶段!

爆震波不仅仅在发动机上出现,还顺着空气,传递到了地面上,这一夜,很多居民都失眠了。

那是什么声音?

对居住在51区附近的居民来说,偶尔出现点稀奇古怪的事,已经不算什么了,只是,今天的这个声音太大了,让他们都无法安静地入睡!

震吧,震吧,如果不震了,那就失败了!空中,两名试飞员,也在忍受着这种可怕的感觉,同时,飞机也在不断地加速。

3马赫,5马赫,7马赫!

高度也在不断地攀升!三万米,四万米!

空气,已经相当稀薄了,机载计算机系统,开始关闭前面的进气道,同时,载机内部的液氧,终于开始供应了。

单级入轨的航天器,最主要的,解决的就是航天器的推重比的问题!

在大气层内,可以使用空气来参与燃烧,减小己方携带液氧的含量,一直到离开稠密的大气层,才开始使用液氧来助燃!

在三万米的高空,就可以看到地球的边缘了,而现在,随着高度继续增高,失去了空气的漫反射,四周,更是彻底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