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如同行尸走肉,没有灵魂,茫然不知所措。”
“如衰败之落叶,四散飘零。”
“而大明江山,也如同失去了梁柱之房屋,危如累卵。”高启站出班列,接着说道。
此时的人群,已经不再讨论该不该清扫儒家了,因为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而是开始讨论,皇帝在这种局势之下,该如何正确应对,才能保住大明江山。
“尔等所言不错。”朱元章澹澹的道,“现在的大明,就相当于失去了顶梁柱的房屋。”
“是咱这个强有力的巨人,用宽厚的肩膀,暂时顶着大明的横梁,让其不倒下。”朱元章道,“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给房屋换一根顶梁柱。”
“这就叫做”朱元章停了停,道:“托梁换柱”
“托梁换柱”
人群闻言心中颤抖:好霸气的朱皇帝
“到底该换一根什么样的柱子,才能支撑大明这座大厦万年不倒,列位可以畅所欲言。”
人群闻言面面相觑。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让他们震撼了,也太血腥,太吓人了,让他们一时间都无法冷静思考。
在皇帝召见他们之前,他们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会不会遭到波及,会不会身首异处。
不过,既然皇帝在召见他们了,那就证明他们应该安全了。
他们很庆幸,自己躲过了这次大动作。
“请皇上乾纲独断”刘伯温站出班列,道。
“请皇上示下。”人群纷纷说道。听到皇帝说托梁换柱,他们也明白了,皇帝只不过是想要给大明,换一个主流思想而已,而不是杀光所有儒生。
同时也非常清楚,皇帝恐怕早就胸有成竹,或者已经向那人请教过了。
他们提出的意见,恐怕皇帝不会太重视。而且仓促之间,他们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来。同时也有自知之明,自己恐怕比不上隐居在陆家村的那高人。
因此,大家只需要听皇帝说就行了。
“行”朱元章道,“第一步,再建稷下学宫。”
“多谢先生指教,黄某感激不尽”朱元章拿起读书笔记,就想告辞离开。
“等等”秦宇叫住了他,又想起一个注意事项来,“如果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章清扫了儒家的话,用道家来代替还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捷径”
“什么捷径”朱元章道。
“道家活化石,张邋遢。”秦宇道。
“张邋遢行踪不定,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朱元章道。
“说的也是。”秦宇道,“元朝几个皇帝,明朝几个皇帝,找了张邋遢一辈子,连他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这一条路很难行得通。”
“记住,要全民修仙。让百姓在劳动之余,修一下仙。”
“既然是yy,何妨大胆一点”
“当然,生活和修仙,一定要分清主次。”
“生活是主要,修仙是业余爱好。”
“此外,如果能搞到现代科学教育就完美了。所谓道家之学,只能算语文这一个方面,要和算术,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齐头并进。”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充实。”
说到这里,秦宇开始yy起来,如果真有这么一个王朝把科学,和玄学同时发展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而华夏的道家,是最接近神的理论
玄学是靠思想去感悟宇宙。全民修仙,以后出现一堆彭祖,陈抟,张三丰这样的人物。
科学是靠实践去研究宇宙。封建王朝就开始研究科学,以后出现一大堆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
科学玄学二者同时发展、相互促进的王朝。发展个几百年,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有道理黄某记住了,黄某告辞”朱元章深有同感。突然又想起一件事,“自由,平等,皇帝与百姓共天下,一切都是为民,皇帝好像没有什么好处”
“古代的封建王朝,肯定还是要考虑皇帝的利益的。”秦宇道,“皇帝,就是天上的太阳。”
“太阳是最无私的,普照万物。”
“然而他又成就了最大的私心,光照千秋。”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此外,残留的儒家人士,要令其改变思想,把论语改成抡语,以适应新天下之文成武德。”
“至于如何改,我还需要整理一下,以后再和你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