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7页

“朕赚钱比不过李超啊。”

王太监心想,皇帝不会是想打劫李超吧,上次刚从李家折腾了近两千万啊。

“朕很赞同李超说的一句话,朝廷是管理者,不应当直接干涉商业。之前朝廷把盐纳入专卖,一年能得盐务收入一千二百余万贯,按朝廷那边的报告,有望在三年内,将盐业收入提升到两千万贯。”

“这个方式很好啊。朝廷不直接生产盐,也不卖盐,但朝廷管理。朕决定,把茶叶、糖、酒、瓷器、钢铁这些也按盐业管理方式来操作。以后商人要贩卖茶叶,需先向朝廷取得茶引,然后可以从事茶叶买卖,否则私自向茶农收购茶叶,就是违法。”

李世民看着李超轻松的大把赚钱,早眼红了。

朝廷的租庸调正税也好,两税法辅税也罢,对于茶酒糖这些都不太适用。哪怕是工商税这块,他也认为还是吃亏了。

针对这几样商品,他认为应当如盐一样征重税。

两千万斤茶叶,平均一斤茶叶征百文钱茶引钱,那就是两百万贯。

“一年两百万贯茶引钱,你觉得高吗?”李世民问王太监。

平均一斤茶叶一百文钱茶引钱,哪怕茶叶产量增加到五千万斤,一斤也得四十文茶引钱,凭白增加这么多,自然是贵了。哪怕考虑到许多茶叶本就卖的贵,尤其是一些好茶,可这茶引也贵啊。

出口是赚钱,可还得交关税不是,商人还得交其它的商税不是。

“一年两千万盐税,一千万酒税,茶税两百万,糖税一百万、瓷器也要加税。”

李世民很简单粗暴的列了个单子,按照这些商品的规模,然后定下一个税额。按着这个额度去征税。

一年光是这几样商品的引税就三千多万贯了,还有工商税、常关税和海关税等,一年还能赚不少。再加上租调正税和两税辅税,朝廷的收入还能再创新高。

王太监心里暗想着,灞上李家经营的产业里,好几样都名列其中,这朝廷一年新加的这大笔税收,李家就要占大半了。

李世民笑笑,对着王太监道,“你也别替李超心疼,朕只是看不惯李超赚钱这么狠,再说了,依法纳税,这也是大唐子民应尽的义务。朕虽然把这几样商品的税调高了些,但这几样本来就很赚钱,朕不过是跟李超分杯羹,他也只是少赚了点而已,并不是就不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