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页

陈敏远赴新疆,后勤部的大局就有左右侍郎掌管,陈敏这是在给后人腾位置。

见势不妙的南三汗国还派遣使臣向伊斯坦布尔求援,在信仰上来讲,南三汗国与奥斯曼是一派的,所以他们向奥斯曼求援,而不是向距离更近的波斯求援。

爱里木他们很清楚伊斯坦布尔与南京的亲密关系,自然不会奢望到伊斯坦布尔会出兵帮助他们,他们只是期望着伊斯坦布尔能够做一个桥梁,在南三汗国与南京之间搭建起一个沟通渠道。

一句话:他们想谈判。

可是伊斯坦布尔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的。这南三汗国之前几百年都不屌伊斯坦布尔,现在小命不保了才知道抱大腿?之前干什么去了?

南三汗国同俄罗斯的眉来眼去,伊斯坦布尔又不是不知道?

后者更清楚俄罗斯马上就要介入欧洲战争了。

也就是说俄罗斯对南三汗国的支持力要飞快的下降,沙俄这个强大的敌人就要抛弃南三汗国了。这三个无耻的国家,之前跟沙俄搅合在一起的时候怎么不想到尊贵的奥斯曼苏丹,尊贵的哈里发,与俄罗斯是不共戴天的死敌?

赛利姆三世又不是傻逼,会被南三汗国轻易地糊弄过去。

几个跟自己仇敌搅合在一块对抗自己朋友的叛徒,在被自己的仇敌抛弃了之后,又打算抱自己的大腿好让自己跟自己的朋友‘和谈’,好大的脸!

就在陈鸣收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不久,中玉兹的两万新军主力,汇合了小玉兹的一万人马,连同两国的两三万民兵,再加上蒙古四汗国凑起来的三万新军和两万多骑兵,一共十一二万军队,以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为主将,七旬老将舍楞为副将,号称二十万大军,一路烧杀抢掠的攻入了布哈拉汗国的地盘。而布哈拉方面根本无计可施,只得一面盼着浩罕战场上的主力军团赶快回援,一面兵分两路据守住撒马尔罕和布哈拉城。而两城之外的大片地盘,也就只能任凭北方联军肆意蹂躏了。

渥巴锡已经六十三岁了,此前他多年未曾参与展示,可事实证明人家劳保未老。统率的联军在五月的时候就打到了撒马尔罕城外。

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追溯历史可以推到公元前五百年。这座城市作为布哈拉汗国最重要的商业重镇,布哈拉人也是完成了要塞化的。强攻猛打显然不是好办法,渥巴锡的做法就是挖壕围城,组织大军将整个撒马尔罕团团围住。

然后两次击败了布哈拉人的救援,特别是第二次,给予了布哈拉人沉重的创伤。光俘虏就抓了上万!

然后时间一直走到次年的开春,撒马尔罕之围整整进行了十个月。撒马尔罕城内粮草耗尽,城外的围城大军却还依旧纹丝不动,最后的结果就是城内的人心自己崩溃掉了。

在承天三十二年的三月底,撒马尔罕的城头上挂起了白旗,一万四千名布哈拉士兵走出了这座坚固的要塞化城市,主动的走进了北方联军的战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