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未雨绸缪,也是在给将来的变革打广告。
火车不能像汽车一样由方向机的操纵而自由的转向!它的转向是由轨道的设置而定的,火车的行动必须受到轨道的主控,不能独立行驶的。铁轨的作用之一就是引导列车方向,只要改动火车的车轮,在其内侧加上轮缘,就可以靠轮缘来保证火车行驶在铁轨上——一样的道理还可以应用到有轨马车上。
火车轮对的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轨距,这样就能保证火车在转弯的时候不至于掉下来。在转弯的时候,外侧的轮缘紧紧卡在轨面上,所以会听到嗤嗤的响声。另外由于火车没有差速器,所以轮子的踏面不是平的,呈现锥形,就是为了保证通过弯道时,消除内外速差。
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火车向前的道路上也就要一马平川了。
虽然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但就现在的技术,整合一下,火车已经可以拿出手来跟世人见面了。
就此,轮船、火车这两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陆交通工具,已经算是研制成功了。
陈鸣虽然还为接下来跟大板鸭的战争牵肠挂肚,但他工作的真正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内政上。
伴随着火车、轮船的研发成功,中国国内的经济和运输必然会掀起一场滔天巨浪。这股波浪,利用得好的话,它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又一波助力;而要是应用的不好的话,那反而会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陈鸣虽然不知道历史上的火车、轮船遭遇到的阻碍和打压,可他早已经是政治上的老油子,当然知道交通工具的变革对于经济的影响,对于一些人利益的影响。
不说别的,就说现在陈汉兴旺蓬勃的海运、河运,还有路上兴旺发达的车马行,那些既得利益者心里头肯定恨死这两种发明了。
这事儿必须要摆平了,不然,闹出乱子了,有麻烦不说,影响还不好。陈鸣脸上更会觉得没面子。
……
秋意渐浓,北方已经显出几分萧瑟。铺满街道的枯枝落叶更增添了这种肃杀的气氛。
南京的市井街面则依旧的繁荣如故,丁点没有受秋日的影响。夏天时候的统计表明,南京城的居民总数已经达到了百万人以上,常住人口更是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再加上短期的流动人口,南京这座中国的政治中心,拥有着二百万规模的庞大人口群。
这样的一座城市,每天光是粮食消耗就在两万石以上。偌大中国,南京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越了新兴的上海和老旧的广州,也远远地将近来几年触底反弹的燕京抛在了身后。
天气渐凉,夜色笼罩下,街上的行人也是渐少,偶尔几个熟人在路上碰了面,唠两句嗑也很快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