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页

以如今这个年代的大炮和火箭弹的威力,想要对付一座完全用坚硬的石头垒砌的堡垒的话,那还真的不太容易。

采石场里的破碎石子也有用处。大块大块的岩体被黑火药炸开后,大块的石头被运走,小块的碎石这可以用来铺路,但这还需要人力来破碎。

至于说国内大型工地上已经普遍使用的蒸汽式空气破碎锤,很对不起,这么高级的设备是根本不会来到这个地方的。眼下这地儿不安全,有战争的危险,所以啊,一切从简。

这些日本人多半在登船的时候就已经剃了发,不剃没办法,剃了发的一天两顿饭:一干一稀,偶尔还能混点带着碎肉沫的咸饼吃。不剃发的也是两顿饭,却全部是稀的。

日本人也很重视发型的,满清入主中原后,去日本做生意的华商就因为金钱鼠尾和马褂长袍而被日本人嗤笑和歧视,尤其是日本武士。月代头在日本是‘统治阶级’的象征,很多下层武士,肚子都吃不饱,月代头却打理的异常齐整,跑去给商人打工的时候都要把头发给包住。

但现在他们在饭食的诱惑下,坚持一天两天还行,十天半月已经到极限了,一两个月根本不可能的。很多人坚持不住就都陆陆续续剃了短发。再多的讲究,也大不过肚皮。天大地大,肚皮最大。

这些日本人就是劳工苦力,他们在美洲充当的角色也就是原时空位面里被当做猪仔买卖的华工们的角色。只是中国人对待他们要比历史上的美畜对待华工要好得多。

甚至这些人为什么来到万里之外的美洲讨生活,那原因也都跟原时空的华工相似。

在国内混不下去了,穷的一无所有了。来到美洲,不管干活再苦再累,总会有一口吃的吧?还有一份对于日本来说并不低的工钱。

德川幕府在做了第一笔的劳工对外输出的生意之后,看到好处的他们就会做第二笔、第三笔。

中国移民局在日本搞的更多是女人,这劳动力还是要日本人自己出面组织。那些地盘里难民、流民众多的地方大名,现在普遍搞起了劳务输出。只是他们的公司搞起来很容易,做成生意了也的确赚钱,但就是生意不多。

他们可不是有内阁买单的移民局,可以先囤人,然后再向美洲运送。这些地方大名搞得劳务输出,那都是有了订单后才再挥舞着粮食组织男丁,而且方向不仅仅是针对美洲。对于环境甚是恶劣的库页岛和外东北的生意,他们一样接单。

彭萨科拉的这批日本劳工是去年腊月里抵达邓国的,3月里才替换走了之前的一批人,他们来到彭萨科拉这块临海的天然深水港湾区,那就是打算在战争爆发之初,大军就直接席卷了这一带地盘,然后兵锋直接杀入圣布拉斯角,佛罗里达的北部就被打开了大门了。

如果不能抢先动作,让西班牙人抢先在彭萨科拉小镇周边部署海陆军设防,那还真是有的麻烦呢。

陈鸣很担心中西战争爆发后,西班牙人会学两千年前的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用祸水东引之计,把佛罗里达教给美国人。

只要西班牙人在彭萨科拉稍微的拖延几天时间,这个买卖就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