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页

思来想去,陈聪最终把眼睛瞄向了教育,小学堂一级的基本教育。

他很清楚今年陈汉的财政增长会是多么的巨大,新税收政策在今年会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施行,那会为朝廷的年财政收入带来一个天文数字的增长量。

这笔金钱的一部分会用来还债,另一部分会有很大一笔资金增加到教育开支上。

三京的小学堂义务教育试点工程只需要花上3000万,这笔钱对于今年的财政预算上增加到教育上的那笔资金来说,只是一个小钱。

这件事的唯一问题就是它不在于今年的财政预算当中,去年制订财政预算的时候,陈聪还根本没有想到这事儿。所以,3000万的这笔款子,开支虽然不大,却需要从好几个项目中抠出来。

陈聪固然是内阁首辅,还是宋王,但他的这个小算盘要是得不到陈鸣的支持,还真不见得能够打响。

而要是有了皇帝的支持,从几大块资金开支里抠出三千万来,那是小菜一碟。

第794章 放过小人一家老小!

夏末时候,关于下一任内阁成员入选资格名表的第一次廷推结束了。

廷议投票结果出来后,下一任内阁成员的初步范围就被圈定了。

除了陈聪等少数几人不再出现在名单表中,第二任内阁成员大体上都还在列。比如柳德昭、汪辉祖、熊炳章、郑闻等。与他们的名字连在一块的还有四五十个其他的二品大员,这份名表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京中枢大佬和地方上资深的督抚大员,比如说跟陈鼎已经彻底绑在一起的郑宏宇,还有庞振坤、谢瑚、颜希深、沈国贞等。

郑宏宇能力是不错的,这些年的历练也练出了成效,人更是忠诚,可他的性格有缺陷。就算太机灵了,做事情太活络。这样的结果就是他显得很没有主见了。

内阁重臣,或者是中枢衙门的主官,与地方的大员的‘行为准则’可是大不相同的。

总的来说,一个负责全面全局,一个则只需要着眼一方。一个是以己为主,一个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内阁重臣,中枢衙门主官,那都是自己拍板定调子的,可地方大员要考虑的就多得多了。前者要更多着眼于全局利益,后者的着眼重点当然是‘一己之私’。

郑宏宇人太活络,容易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总想着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你好我好大家好,所以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中枢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