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水师陆战队也真的来进攻了。
并没有因为另一边的‘空挡’而‘舍难取易’。
他们选择了迎难而上。
只且跟暹罗人设想的进攻方向很不一样的,进攻的水师陆战队并没有走陆路,而是走了水路。
山头临水的那一面正是暹罗人设防的弱点所在,因为暹罗人不认为水师陆战部队会从那个方向打来。那是一处绝地啊,水泽淤泥,难以行进,暹罗军又占据高处,进攻上很受限制。
可偏偏,水师陆战部队就是从水泽淤泥上发起了进攻。
用芦苇铺盖淤泥,再用竹排木板覆盖其上,危险的淤泥水泽就成了平路坦途了。而山顶上的暹罗军炮兵当然会调转炮口阻击了,但是炮击这方面陈汉的炮兵更犀利。
暹罗军炮手的素质本就不如陈汉军,现在陈汉还有校射气球在,有着一双‘天眼’,双边炮击效果就更天差地别了。
没用太长时间,整个山顶就变得一塌糊涂了,暹罗军的炮兵阵地也变得一塌糊涂了。暹罗人辛辛苦苦运上山头的二十多门火炮东倒西歪的,已然是全军覆没。
暹罗军队就只能看着水师陆战部队一点点的从水泽、淤泥中铺出一条路来。
这样的战例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出奇,但是对于暹罗人来说,却真的很神奇。水泽、淤泥,在很多暹罗人眼中那就是绝地,但中国人轻易地改变了他们的这一认知。
两边的火箭弹对轰是很残酷很残酷的,双方兵力损失都很严重,可两边的区别是,陈汉的水师陆战部队顶着重大的伤亡依旧敢向前冲,而暹罗人被火箭弹轰击了后,已经乱的不成样子。
顺利突进的水师陆战队跟暹罗军搅合在了一起。
暹罗人不能承受这个据点轻易就丢失的后果,阵地指挥官调兵遣将,用人来堵缺口。
南洋水师陆战部队进攻这个山头的部队只是两个营,总兵力也才一千来人,而守军兵力预计将有三四千人。火箭弹的轰击让进攻的水师陆战队损失了二三百人,可是剩下的战士依旧在向前进攻。当他们登上陆地,双方将士搅合在一块的时候,溃败的却是人数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暹罗军。
关键时刻,暹罗军的援军赶到了。于是刚刚占领了一段阵地的水师陆战部队,立刻转入了防御。
一个领章上缀着一颗银星的军官整个人躺在一个弹坑里,大口的喘着粗气。说真的,他们已经很累了。很多人早上吃了碗热饭,到现在还滴水未进。而不管是铺路,还是白刃战,都是很耗体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