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页

走廊两端都是教室,站在教室外面还能听得到教室内老师们洪亮的声音。

陈鸣引着赛利姆的脚步停留在左右教室的窗户边,大块的玻璃窗,窗明几净,光线极好。亮堂堂的教室里的学生当然不会没发现陈鸣,但没有一个人擅自扭头看向他们的,包括课堂上的老师在内。

这是二年级炮兵三班。

整个班级只有三十名学生,6x5分列排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张桌子,很大的一个桌子。一个个学生都在神情贯注的聆听着老师的讲解,认真的做着笔记。

“中央军校的炮兵班一届两个班,每班三十人。步兵班三个班,每班三十人。此外还有骑兵、水师、后勤、军工等等兵种,生源面对全社会,同时还有一部分来自军中的战士,每年可以为军队提供三百名以上的优秀基层军官。”

“整个中国拥有多所综合军事大学和专科军事学院,现在一年里能够为我们的军队提供至少两千名优秀的各兵种基层军官。

我们的军校中还有中高级学习班,招收的学员都是军中的中高级军官,时刻为他们的大脑补充着最新的理论知识。

这就是一个造血机器,每一年都能让我们的军队强大一分。你从无到有建立起它的时候,是很麻烦。缺少各种各样的东西。但当它运转起来以后,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新鲜血液输入到军队中,完成军队的新老代换,完成军队的革新。

新老替换,新生力量取代老一辈的人,完成军队的一个轮回,这也是一支军队能够保证旺盛战斗力的关键。”

“我们军队中有一句老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士兵三十岁是一条线,除非是士官,否则年龄达到三十岁的士兵都退出现役。18岁是我们新兵招募的年龄线,新入伍的士兵当然没有老兵拥有战斗力,可只要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军官队伍,那就能源源不断地带出一批批能战敢战的士兵。”

这就像建立起新式的教育体系之后,只要小中高成阶梯的各级教育学校出现,那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出力量,宛如历史上的晚清末年。这股力量只要不被掐断源泉,历史表明,他们就能够一点点发展壮大,并最终作为一支政治力量参与到社会的大潮中。

中国如此,信仰色彩浓重,托带着重重的历史枷锁的奥斯曼也会如此。

只是奥斯曼人最终能在什么时间走到那个境地,这就不是陈鸣可以预知的了。

整个一楼、整个二楼,陈鸣就陪着赛利姆他们一个教室一个教室走过。他们看到了窗几明亮的常规教室,也见到了遮蔽严实的军校生战棋推演。

见到过鸦雀无声只有老师的声音在响亮的教室,也看到乱糟糟的兵棋推演室。

但不管是怎么样的教室,都没有老师和学生因为陈鸣的身份,而耽误了自己工作学习的一幕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