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页

现代军队比古代军队更能承受战争的伤亡代价,一般冲突战争的残酷性也更加的巨大,同时军队的损失速度相应的在提高很多。”想想历史上的拿破仑战争,整个欧洲流掉了多少血。“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大批量的、快速的培养出水准线以上军官的军事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

现代战争可比过去的战争更残酷。

封建军队的组织结构不必多说作,个人武勇,凭首级计功、靠抢劫(尤其是游牧部落)来维持斗志,所以中国古代的兵法才会屡屡强调有归师勿遏、围城必阙的说法,就是希望不要逼得对手拼命。

而陈鸣眼里的近代军队就没有这些说法,反正都是消耗品,拼光了拉倒——计算战争胜负的时候很大程度上都看双方军队的数量和火力密度,当人的密度比子弹的密度更高的时候,那就有更大的几率赢得战争。士兵就是一个个无所谓的数字,是战场上的一具具没思想的行尸走肉。

也因为此,近代军事开始有了更大规模的预备役,动员机制出现并且在整体战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陈鸣在有了实力之后,对于这个时代的西方军事是做过一定的了解的。

预备役这东西在西方已经有不少的年头了,用一个词汇来具体表述,那就是民兵。但是还没有哪个国家正式的开始着手预备役。中国可以说是这方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承天元年,陈鸣就颁布了《预备役条例》。

而上世纪的北美殖民地,当时人们称民众武装为“壁炉旁边一杆枪”。

陈鸣估计,现代式的预备役制度的雏形应该始于法国大革命期间,当时的高卢公鸡军队序列中很悲惨壮烈的存在着大量成建制的民兵,可不就是义务兵役制度么。到后来老美的预备役以民兵制为基础,包括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两大部分,它是国家的第二武装。而更多地国家的预备役以储备兵员为主,是常备军的兵员“蓄水池”。

陈鸣要最大的发挥奥斯曼帝国的战斗力么,总是要掏出一些干货的。预备兵役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总部就驻扎在伊斯坦布尔城里,苏丹就在禁卫军眼皮子底下的国家,一个苏丹如果要真正的去除禁卫军这一巨大的威胁,那么建立起一支更强大的军队就是必须的。

预备役制度会给奥斯曼苏丹提供一个很好地机会。这一制度只要被奥斯曼人施行,或许苏丹亲兵的终结就不需要等待遥远的1826年了。

赛利姆非常恭敬的向陈鸣请教什么是未来军队。因为陈鸣明确的告诉他,他的毕生愿望之一,就是能够跟在闭眼的那一天,看到一支崭新的中国、军队。那显然不会是退化为古代军队的中国、军队。

“现在军队的战斗力依赖于平时严格的训练与要求,士兵们在战场上涌动的斗志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于军规军纪的害怕。

所以朕更希望拥有一支没有军规军纪的约束也一样拥有着强大斗志、顽强精神的军队。

如果说现在的军队是一支行尸走肉,那就给他们注入灵魂,注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