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一声清脆的枪响。距离枪靶子一百多米外的一盏路灯顶上,一只被整个轰掉了脑袋得小麻雀掉落下来。雪白的路灯柱子上还留下了一丁点血迹。
然后当着陈鸣的面,陈忠达飞快的装填着子弹,扣上铜火帽……
“十一秒钟?”陈鸣看着一旁记录员得数据。
“最快能冲到十秒。一般射手,战场上,一分钟三发不成问题。”跟现在的前装滑膛燧发枪得射速在同一个档次,但是双边的作战性能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对于狙击手来说,一把新式步枪在手,五百米内全在射程之中。”
而五百米的覆盖射程,连很多小口径的火炮都要被这种新式步枪给威胁到。
陈忠达当初就吃够了线膛枪复装弹药困难的苦头,对于现在这种新式步枪,填装速度完全可以同滑膛枪媲美的线膛枪真心爱到了极点。而且这种新式线膛枪的威力比之过去的旧式线膛枪也要大出不少,穿透力上。
“陛下。这种步枪现在已经完全成熟,如果装备部队,对于我军战斗力的提升将是难以想象的巨大。”陈权就觉得这种武器如果普遍装备了部队之后,一万人足以吊打三万人。如果放到北方和大西北,这能给国家减省多少资金啊。
“急什么。洋人才用什么枪?”这么好的宝贝如果不在最关键的时刻给敌人‘一击致命’,那简直是莫大的浪费。
陈鸣去年就下令军工系统正式启动后膛枪计划,但后者与现在这个时代的科技明显有些脱钩,就算陈鸣提出了针击式这一概念,不到一年的时间也远远没有结果。
“传令给禁卫军,还有南洋陆战部队更换火帽枪。”
这都是1777年得冬天了,也不知道高彦明带领的使团走到哪里了。陈鸣更不知道法国人会在什么时候去趟北美的浑水。可直觉告诉他,这个时间点不远了。因为萨拉托加大捷,因为西历的1777年9月19日北美英属殖民地发生了一场具有转折性得战役。这场战役就是萨拉托加大捷,英国陆军七千余人在柏高英的带领下一头扎进了十三州腹地,最终五千余英军和六个英国将军投降。
这场战役在上个时空的历史课本上被定义为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陈鸣虽然对北美独立战争有很多的不解,有很多的模糊不清,但一些事情是可以串联了。
法国人对英国那么记恨,但到现在为止法兰西并没有真正的介入战争。可陈鸣又知道高卢公鸡最终会亲自下场和约翰牛干架的,这中间还拖上了西班牙人。那么法国人是什么时候决定下场得呢?
陈鸣不知道这个时间点,但他记得萨拉托加大捷得时间。这场战争既然被认定是北美战争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斗,那么它所带来的附加意义极有可能就是法国人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