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其他地方,抄家一事就没有那么成功了。在虎贲军杀到的苏州府和宁国府,士绅们都逃窜一空。这样下去,李植借抄斩士绅获得大量军费的意图就无法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想象接下来其他府的士绅更加会加速外逃,李植能赚到的银子只会越来越少。
不过就在李植觉得筹集军费无望的时候,两名客人来送上了大礼。
庐凤总督马士英和前太常少卿阮大铖登门求见,要向李植献上庐州。
李植坐在主位上,打量着这两个文人。
马士英是个长脸,看上去五十多岁,中等身材。他此时没有穿官袍,只穿着一件潞绸直辍,戴着儒巾。显然马士英这次来找李植不希望被别人知道。坐在李植的客人位置上,他似乎有些踌躇,不太说话。
阮大铖则更老一些,恐怕接近六十岁了。他身材瘦削,生了一张国字脸。实际上阮大铖早在天启年间就弃了官,如今专门在南京寓居,是江南最有名的戏曲作家。
李植虽然不太精通历史,但也知道原先的历史上马士英和阮大铖是南明弘光政权的权臣。马士英是拥立弘光皇帝的权臣,最后抗清至死。阮大铖做什么官李植不记得了,但似乎最后是投清了。
李植打量了两人一会儿,也不急着说话,只是喝了一口茶。
马士英见李植态度不太热情,转头看了看阮大铖,似乎是想走了。但阮大铖却看也不看马士英的动作,站起来大声说道:“阮某和马督今日来见国公爷,是将庐州的钱氏奸党逃亡去向交给国公爷!”
说完这句话,阮大铖就从怀里逃出一张纸出来。他看了看纸张上面的字句,走上前把那张纸交给了坐在李植旁边的洪承畴。
洪承畴看了看那张纸,觉得没有问题,这才转交给李植。
李植看了看纸上面的毛笔字,发现那纸上写的是庐州涉江北军一案士绅的藏身地点。显然,这是庐凤总督马士英依靠职权搜集的信息。涉案士绅虽然躲藏在乡野村庄里,但逃不过马士英的眼线。有了这些信息,郑开成的兵马从凤阳南下时候就能把庐州的涉案士绅一网打尽。
李植把那张纸张放在一边的茶几上,玩味的看着阮大铖和马士英。这还是第一次,李植在死磕士绅时候遇到愿意帮助自己的文官。
洪承畴看了看李植的脸色,想了想,朝阮大铖问道:“我听说圆海先生这些年寓居南京,生活起居用度全靠小民投献的田地地租。如今津国公高举均平田赋大旗,圆海先生倒是毫不在意那些地租收入?愿意投奔津国公?”
阮大铖哈哈一笑,说道:“区区地租,何足挂齿。津国公大义为公,虎贲军勇冠天下,大明以后终将由津国公掌控。我等士人虽然愚钝,但也知道津国公一心公利的了不起,岂能不幡然醒悟,携众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