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页

郑成功也是个任侠的人,他觉得李植甚至算得上是个英雄,救国救民的英雄。

和李植这样的英雄比起来,父亲郑芝龙的出身和行事,就显得十分龌龊了。郑成功坐在尾楼的船板上,恍惚间似乎忘却了对津国公的仇恨,倒有些敬佩李植了。

前面的轮船发出一阵悠长的汽笛声,缓缓驶出了新竹港,拖着两艘福船往山东开去。郑成功所在的福船升起了硬帆,随着轮船劈波斩浪,开上了一条全新的航道。

郑成功的弟弟郑渡眼睛湿润了,抓着郑成功的衣袖说道:“大哥!我们郑家又活过来了!”

叹了口气,郑成功又看了看福船上面高高飘扬的郑家大旗。

虽然憋屈,虽然只是跑运输的运输队,但无论如何,自己让郑家又活下来了。

第0548章 贪婪

七月二十五日,苏州城城西的张府中,张家的仆人们低头伺候在一边,大气不敢出,生怕惹到了怒火头上的老爷。六十多岁的张克礼坐在正房中,看着五天前的《天津日报》,脸色铁青,苍老的面孔仿佛变成了一块铁板。

天下的士绅,都被李植耍了。

李植哪里是要到南直隶买米?哪里要在浙江、福建和广东买米?全是骗人的。李植早就在小琉球种了足够山东人熬过饥荒的红薯。李植之所以放出消息说他要买米,就是为了坑士绅一把,赚士绅的银子。

《天津日报》图穷匕现说的直接,李植趁山东和南方粮价暴涨之际,在各地,尤其是在山东卖出了二百多万石的粮食。那些二两五钱购进的粮食,李植以五两多的价格卖出去,赚了几百万两银子。

《天津日报》仿佛是想把天下士绅气死,大模大样说道:“得此七百万两银子,则山东饥民无忧了。有了这笔银子,津国公可以去台湾购买红薯,山东饥民一年的口粮无忧。”

张克礼看到这里,气都有些喘不过来。想不到我张克礼钻营一辈子,自以为聪明一世,老了却被这二十多岁的李植狠狠骗了一把。而且这被骗得如此无话可说,谁让自己这些士绅想发国难财呢?

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事连找人说都说不出口——士绅们想阻挠李植救灾,差一点让山东的百姓饿死。士绅的行为若是让百姓知道了,恐怕不但没人同情士绅,还要被百姓骂死。

张克礼继续看《天津日报》,看到头版下面的新闻是:“《郑家船队满载百万石红薯抵达莱州,山东百姓敲锣打鼓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