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燧发枪还给李植,卢象升说道:“看看你的大炮!”
李植让士兵们把六磅炮推出来,在校场上射击演示。
大炮射了几次,击中了三里外的一个大圈。又直射了几次,打破了四百米外的几块大木板。
众将兵马中都没有装备火炮,对火炮没什么概念,不知道李植的轻炮减轻了一百多斤大大提高了机动性降低了造价,反而都觉得李植这大炮倒是稀松平常。他们都觉得这也就是寻常的小型红夷大炮。红夷大炮九边各军镇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只不过李植拥有的数量确实惊人。这样四十门大炮在战场上齐射想必十分壮观,难怪老回回会中了李植的招。
不过这么多红夷大炮,得花多少银子?
卢象升问了一句:“这大炮造价多少?副千户如何有这么多银子造炮?”
明代一贯铜钱六斤重,七百五十斤铜需要一百二十多两铜。而李植的六磅炮用青铜六成用生铁四成,造价更低,铸造一门六磅炮的成本不过一百两。
但李植当然不会直接报出家底,而是说道:“铸造一门大炮十分艰难,良品率只有十分之一,一门要耗银六百两!在下有一些织坊产业,靠这些织坊赚到的钱养军。”
这四十门大炮就是两万四千两银子!
这彪悍的天津兵马,原来全是银子堆出来的。
听到李植的话,众将都是大眼瞪小眼。一个小小防守官居然靠自己的产业,几万两几万两地往外掏养一支军马!只听说当军官克扣军饷赚钱的,没听说自掏腰包养兵马的。这自掏腰包为国家养军,要思想境界多高才行?
这李植,实在是个异类。
即便是卢象升,听到这个数字也是十分失望,暗道李植强军的法子耗资巨大,是不可复制的,大明朝恐怕也只能有这一例。
看完了李植士兵的表演,卢象升和众将兴趣了了,找不到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便各自离开了。
崇祯八年九月二十五日,结束了汝州之战的选锋团拔营,开回天津。
来的时候士兵们是用两条腿走来的,回去的路上却多了一千多匹战马、驮马:在洛阳击退两千塘马时候缴获两百匹战马,击败老回回时候缴获了三百多匹未受伤的战马,加上卢象升分给李植的一千匹驮马,选锋团一人一匹马都不止,行军起来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