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五月中旬,新的织机和纱机也制造好了,扩大的产能就开始生产了。
天津卫城里商贾多产业少,并没有南方那样的大工厂,说起来李植已经是天津数一数二的大雇主了。
李植雇佣的这些人,直接拉动了天津的经济。
李植给的月钱充足,又三餐有肉,一个月在每个职工身上花费的银子要三两五钱。算起来,李植一个月要花七千两银子在职工福利上。这些银子到了职工手上又要消费出去,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自然就会拉动当地的种种产业。
天津虽然是个南北商业重镇,但人口也只有十万人不到。一下子多了两千个高消费能力的工人,经济自然会繁荣不少。那些卖米面的粮食商人、卖肉的屠夫、卖布匹的布商、卖油卖菜的摊贩、烧铁做锅的铁匠、烧制陶器的陶工、裁制衣服的裁缝、酒楼卖酒的老板、勾栏唱戏的优人、甚至妓院里卖笑的娼妓,各行各业,生意都好做了不少。
李植的职工们有钱了,其中不少人增加了子女教育的投资。就连那些私塾里教书的秀才,都新收到不少蒙童学生。
这些人从李植的职工身上赚到银子,再消费出去,又拉动了更多人的生意,产生了巨大的乘数效应。
第0044章 陆化荣上门
比起赚了钱就窖藏白银的商贾,比起平时只有奢侈品需求的豪商,李植的制造业具有极大的经济拉动能力。李植的肥皂和精棉布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从全国各地赚来银子,然后通过产业投资和职工的月钱消费撒到了天津,直接增加了天津的繁荣程度。
到了六月,天津卫的乞丐减少了不少,就连路上赶路的行人,脚步也快了几分。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植观察着这几个月天津的变化,知道自己的产业给整个天津卫百姓带来了不小的好处。可惜自己不是天津卫的长官,只能看着产业的外溢效应让他人得利。看到这些,李植有些想在这个时代获取一官半职,直接管理一方土地了。
然而现实是骨感的,李植不但没有享受到自己产业的外溢效应,产业扩大带来的麻烦却找上他了。
六月十三日早上,李植吃完早餐正要往纺织工厂去,却看到位列天津八大商人之一的陆化荣带着一大票人走到了自己门前。陆化荣一身黑衣,他身后的十几个帮手家丁也清一色黑色短衣,来势汹汹。
看见这么多人上门,李植家门口站岗的两个家丁如临大敌,死死挡住陆化荣的人不让他们闯进院子。
不过两个家丁哪里拦得住十来个人?陆化荣的手下直接动手了,他们中四、五个人猛地冲上来,仗着人多把李植的家丁摁在墙上,不顾李植家丁的怒骂,就是不让李植的家丁动弹。然后陆化荣就冷哼了一声,带着手下走进了李家院子。
听到门口的异动,守在李植家的其他八个家丁拿着棍子跑了出来,和陆化荣的人在院子里对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