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到北方草原上的牧民家做客,首先端上来不是羊肉和美酒,而是一碗浓酽的奶茶,旁边还有“奶豆腐”、“奶皮子”、“黄油”和“奶渣子”等等。
草原上只要有远东的基层游牧支队,就一定能闻到浓郁的奶茶飘香。牧民们每顿饭,首先上来的就是一碗热腾腾的奶茶,取于自然又融入智慧的奶茶,别具荡气回肠的塞外风情。
牧民们游牧生活非常艰苦,一路饥渴劳顿,来一杯高热量高营养的奶制品,就是最好的体能补充食品。尤其是现在正值草原上的寒冬时节,喝上两碗奶茶。能顶上大半天,又抗冷又抗饿。
蒙古牧民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食畜肉、饮畜奶,是当之无愧的“牛奶专家”。每个草原上的蒙古妇女,都是熬制奶制品的能手。
每个蒙古包的外面都支了一个大铁锅,下面是储存了一冬天的干牛粪,放到铁锅下面是草原上最好的燃料。
新鲜牛奶倒进铁锅里在不断的加热,这牛奶都是从自家奶牛挤下来的极为新鲜。当牛奶被熬制的分出层次,上层是黄色的油水,底下就是豆渣子一样的碎渣。
蒙古妇女们一边煮奶,一边把表面的浮起的黄油和渣子捞到旁边的坛子上,通过一个简单的滤网,把油脂漏下去。剩下的奶渣仍然倒回锅里继续翻炒。
锅底下豆付渣似的碎块,经过不断的炒制,逐渐凝固成一团。现在用专门制作奶豆付的方形模子,把炒好的奶豆付盛进去,压实。这是装好的奶豆付,用了大半桶的鲜奶做出来的,纯度非常之高。
其实奶豆付就是草原上传统的储存多余鲜奶的方法,不管是这种刚刚出锅的湿漉漉的奶豆付,还是晾的几乎没有水分像砖头一样硬的干奶豆付,营养都是非常高的!把牛奶里的精华一点都不浪费的保存下来!
还有熬成蜂窝状的奶皮子,这是草原上最最昂贵的食品,因为制作起来使用大量牛奶,享有奶中黄金的美誉。一般只有尊贵的客人来做客,或是节日的时候,才会拿出来食用。
李山河喝了两碗热乎乎的奶茶,原本已经冻透了的身体,瞬间暖和了不少。他又吃了一些奶制品,游牧大队大队长的家人,也端来了新煮的手把羊肉,热气腾腾的一大锅,让人看着就食欲大振。
连日来在大雪覆盖的草原上巡逻,李山河早就精疲力竭,天天吃压缩饼干和肉干、干菜熬煮的“糊糊”早就吃腻了。
如今看到一大锅的手把羊肉,当即迫不及待的接过一大块趁热吃了起来。反正上级领导已经下达了命令,到了牧民的家里,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得越多人家越高兴,千万不能装模作样,那会引起草原牧民的反感,影响部队和地方牧民的军民鱼水情。
冬季的草原温度极低,还会伴随着大风暴雪,所以每顿饭都少不了“奶”和“肉”,这样的高热量的食物必不可少。
这要是在以前,也只有草原上的部落那颜贵族们,才能享受的这样的待遇。可是现在远东控制的北方草原,至少在吃的方面,就连普通的牧民家里也能享受到贵族一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