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会不会遇到反抗者,说实话,这种问题在这个时代的日本真的没有,或是很少。
他们刚刚从各地领主大名的农奴解放出来,那时候生产力极为低下,但是日本的农民却要经受各个封建领主的残酷剥削,而远东来了以后,至少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得不是一般的高,所以远东在日本的统治还是处于非常平稳的状态。
而且远东军的日本武装警察部队和外东北土著的守备部队,对敢于反抗的日本平民,处理的力度极大。采取的都是残酷的连坐制度。在远东统治日本的初期阶段,日本各地经常出现整村整村消失现象,使得日本的底层百姓基本没有反抗的欲望。
大批被动员的日本青壮,会进入附近的训练营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集训,教官全部来自敢死军部队的基层骨干,所以整个过程是极端残酷的。
原本就老实安分的日本底层农民,熬过两个月的集训,普通的日本底层平民已经可以基本掌握华语的普通交流,熟悉了远东为外籍劳工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学会了组织纪律性,成为了远东公司一名光荣的日本外籍劳工。
然后这些日本外籍劳工就会背井离乡,坐船前往辽东地区的各个工地。整个过程是在极端严苛的管理流程下进行的,显得残酷而黑暗,让置身其中的日本外籍劳工始终处于紧张、迷茫的状态下,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同样的情况,朝鲜、南洋和中南半岛等地也在不断的重复着。为了增加效率和降低成本,每艘运送外籍劳工的风帆船,都塞得满满当当,就像一个个沙丁鱼罐头。
对于远东公司来说,无数外籍劳工来到辽东,就是一组组冰冷的数据,然后被分配到东北和外东北各地的矿山林场、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等工地,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再次见到自己的亲人,被裹上一张草席,随便在辽东的深山老林里。
第1016章 铁路计划(二)
广宁,明代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是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政机关驻地,是管理东北女真人的基地,不但是政治中心,明置广宁卫,属于军事重镇,而且也是辽东的繁华城镇。
明末,后金崛起,广宁城为兵家相争之地。
远东灭了后金政权以后,与大凌河对岸的关宁军隔河相望。北宁也因此成了远东的一座军事重镇,远东军东北野战军的一个守备旅的旅部就设在这里。
作为东北铁路线的延伸,沈阳-阜新镇-朝阳镇-赤峰镇的铁路一直在紧张的建设之中。途径北宁镇的铁路已经修建完毕,马上就能通车了。如今北宁镇火车站正在紧张的施工,而沈阳至赤峰的铁路,采用双向施工,工期也已经完成了大半。
一列火车缓缓的驶入了尚未完工的广宁火车站,执勤的远东军官兵纷纷走上去,把一个个闷罐车厢打开,从车厢里跳下来大批的日本外籍劳工。
他们都是从日本过来的新训劳工,一路坐船来到了辽东,又换乘了火车赶到了广宁。每个闷罐车里塞满了人,连转过身都很难,而且空气根本无法流通,条件极为艰苦。
一个个疲惫的日本外籍劳工,直接在站台整队,按照中队、大队和支队为单位,继续向北步行前进,赶往前方的铁路工地。